界首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创新驱动县域发展的界首样本
TUhjnbcbe - 2024/5/20 20:00:00

①在位于界首市的康命源(安徽)塑料科技发展公司,废旧塑料被制成畅销的波纹管。②深耕再生资源产业,位于界首市的华铂科技公司快速发展。③界首市曹天沟风景带景观。④正在建设的界首市植物园安置区。记者郭海洋摄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倍,县域经济连续多年跻身全省“十强”;建成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0余个,全市领先,收获20余项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级荣誉;城区市政道路总长度达到54.45公里,建成区由年的17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24.5平方公里;探索性开展“进访惠聚”把身子沉下去、把问题收上来,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十三五”以来,地处皖西北的界首市以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产业创新、治理创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县域发展的“界首样本”。

特色产业挺起脊梁日前,省推进制造大省和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年度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界首市居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市)第五位、十快县(市)第四位,连续四年跻身全省“十强”。

蝉联全省“十强”,界首致胜“密码”是什么呢?

主攻工业不动摇!市政协副主席、界首市委书记徐会东表示,这得益于界首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创新驱动”的战略定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持续努力。

的确,当沙河酒业、奇安特鞋业等名噪一时的明星企业辉煌不再,短暂沉寂后的“小上海”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并在传承创新中确立了“双创高地、产业新城”的产业发展定位,一脉相承地谋划了“融城入园”的产城融合之路。

界首之强在于工业,工业之强在于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界首再生资源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凭借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界首市成为“国家城市矿山基地”、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探索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界首模式”。

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原则,界首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势利导壮大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了铅酸电池再制造、再生铝、再生塑料循环利用三大板块,产值占该市工业产值70%以上。

“规模效应初显,目前5个科技园已累计培育再生资源产业骨干企业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界首市经信局总经济师孙刚介绍,与此同时,产品类型也不断升级换代,从最初的铅酸电池、PVC塑料正在向锂电池、功能性塑料升级。

地上无山、地下无矿的界首市,通过“垃圾”资源化,实现了再生资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蝶变,挺起了界首工业经济的“脊梁”。

一组数据印证了界首工业经济发展变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年的家增至年的家;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至年的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占阜阳22%以上;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家,是年的1.5倍。

产业创新打响品牌日前,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布,阜阳界首高新区企业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入选,填补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产业创新领域,“缺乏科技创新资源、重大产业基础、科技人才优势和科技金融支撑”的界首市还填补了不少阜阳空白。

仅在“十三五”期间,该市就将全国科技系统管理先进集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近20项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级荣誉收入囊中。

“组建8家院士工作站,建成全省首个县级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全省率先在长三角核心区设立离岸科创中心,建设60余个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说起界首产业创新领域的“创举”,界首市科技局局长刘涛如数家珍。

如今,界首市正举全市之力朝着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迈进。界首也是皖西北、豫东南10个地级市、80多个县级市区中唯一一个申报的。

“科技创新才是界首实现弯道超越的最现实选择。我们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高、更全局的高度去思考,明确了两点共识:科技创新的奖励资金不受预算约束,上不封顶;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奖励不与企业的贡献挂钩。”界首市市长何逢阳说,当前,界首形成了“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的局面。

年,界首市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的2.6%,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县域创新品牌更加响亮。

创新驱动了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界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年的亿元增至年的亿元;高新产值由年的33亿元增至年的亿元。

创新提升了产业层次。原来买原料卖原料的初级加工生产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深加工率达40%以上。铅酸蓄电池再制造、铝型材、塑料管材、短纤长纤等一条条产业链已具雏形。

治理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创新只是创新的一部分。界首市主政者认为,治理创新才是驱动县域发展的根本动力。该市把创新融入城市建设、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全过程、各方面,打出了“养城无界、创新为首”的金字招牌。

拥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界首市古称“养城”,契合了界首市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一分建、两分管、七分养”的理念。

打造万亩森林公园,建设“森林里的高铁站”,见缝插绿打造街头小游园,打通毛细血管、畅通城市微循环,因地制宜设置步行景观桥,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安置区,高标准建设养城中学……界首市在城建领域创新性推出了系列举措。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徐会东说。

在这种理念下,界首市城市建设更加追求宜居和品质,注重建管养结合,“品质慢城乐居界首”的名片日益明亮——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坚持“东拓西进、南展北延”,先后完成片区、植物园片区、连阁片区的开发建设,实施了界亳河片区、颍南新型城镇化片区建设,建成区由年的17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24.5平方公里。

城区路网进一步优化。累计投入约26亿元,高标准新建了30余条道路及5个铁路下穿涵,改造20余条老路,城区市政道路总长度达到54.45公里,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显著提高。

住房保障进一步强化。相继完成10余个片区的改造,圆满完成东旭新村、植物园安置区(一期)等8个安置区的分配任务,顺利完成环宇新村、翠园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目前,水生态、绿文章、慢生活的品质慢城变得越来越清晰,一座有烟火气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建设党员政治生活馆、给党员过政治生日、推行“进访惠聚”和“三个在村”,探索“四会一约”、“党带群建十户联治”,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探索高新区机制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治理创新驱动下,界首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都有了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

界首市委市政府谋划,“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抓手,加快构建1个高新区5个科技园9个双创园的“”空间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融城进园和生活生产生态共融共享,聚力打造双创高地、产业兴城,实现品质慢城、乐居界首。

记者徐风光通讯员曹华丽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新驱动县域发展的界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