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胡桢
整理人:蓝豚、尹引、黄国华
运河,北起北纬四十度,南迄北纬三十度,长一千七百余公里,纵贯冀、鲁、苏、浙四省,为世界开辟最早之船渠。
其发展与衰退之经过,可分为四时期。
第一期,为原始时代
始于春秋,迄于隋代。其时因战争及朝贡关系,而有开辟运渠之动,然因国都多在秦豫,故无南北径通需之要斯。
时所施工事不过就平原沮洳之区,将湖泊沟通连贯,以渡舟楫而已,遇水量易泄或水流遄急之处,则建筑堰埭以障其流,运舟至此,必需转船。
春秋之邗沟与鸿沟,汉晋之济渠、汴渠,东晋之桓公沟,隋之通济渠、新汴邗渠沟均系此类。
第二期,为闸河萌芽时代
汉晋之际,蓄水灌溉之事渐兴,始有斗门之设。其用诸运渠以节宣水量者,盖始唐代。
其设置地点,限于运渠接通江河之处,与堰埭之作用相等。因制作不良,故兴废不时,更有仍复堰埭之制者。江都之伊娄河(今瓜洲运河),淮安之末口(昔时运渠通淮之处),圴有其例,宋代复于通江之处,创设复闸,同近代船闸之理,通舟往来益之臻利矣。
第三期,为闸河时代
闸河者,即就水面倾斜甚巨之水道,间段设闸,分成多级,以节水量而利舟楫。
唐宝历初,李渤于广西灵没渠门斗十八,联接湘滩,二江以通航,即系其制(按灵渠始创于秦史禄派湘流而注之为江,以通成,汉马援南征,饷道亦出于此。但斗门之设,似始于唐)。其用于南北运河者,盖始于金代之高良河(即北平至通县之水道),然建筑未精,水易漏泄,未竟其用也。
元世统一华夏,因运漕所需,始于至元二十九年命都水监郭守敬于高良河置坝闸二十座,以成闸河,赐名通惠河。又二十六年,从寿张尹韩仲晖等请,自筹张至临清开渠名会通河,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起于会通河建闸八,闸河之制始渐广。
明代继之于会通河增建闸座,以圴水势。复因黄河南徙,屡决入运,始开昭阳新渠以避之,继又开辟泇河,以远黄患,兼避徐州二洪之险。
清初,更以穿皂河与中河,皆设置闸座,以节宣水量。
盖南北运河自淮阴至南旺,由南旺至临清,地势高下,相差最巨,自有闸河之制,舟楫始得往来无阻耳。
第四时期,为衰废时代
自清末,以降运河,渐趋衰废,至今日而极。
其衰废之主因,由于咸丰黄河之北徙,于山东寿张绝汶而东,使寿张至临清间,水源断绝,浸至阻塞。时以军事繁兴,未即修复,嗣因采用海轮行漕,运河几成赘疣。
清季末,平津、津浦铁路相继吿成,南北货物,陆道则由铁路,水道则由海舶,运河遂仅有部交通之价值,不复为南北交通之孔道。
自淮阴至临清,闸河部分因水柜矢修,闸座废圯,河身淤塞,衰败为尤烈。
淮阴至瓜洲,则因运盐之需要,犹于三河囗筑堰蓄水,以通航运,然近几年来,淮北之盐多由海运,运河亦浸失其重要。
常州至杭州一段,因所经之地,生产发达,人口繁密,且水量颇多,旱涸之虞较少,故帆樯犹盛,为农产物输出之通衢。
以全局而观,今日之运河,实已退处于隋代前之原始状态矣。
兹为便于叙述起见,将全河分为六段,各段沿革,圴自成章节。
一、平津段,自北平至天津,北京至通县段通称大通河,通县至天津段通称北运河,全长公里;
二、津黄段,自天津至黄河,在河北境内通称南运河,在山东境内通称北运河,全长公里;
三、黄淮段,自黄河至淮阴,在山东境内称南运河,在江苏境内称中运河,全长公里;
四、淮江段,自淮阴至扬子江,通称里运河,全长公里;
五、镇苏段,自镇江至苏州,通称运河,全长公里;
六、苏杭段,自苏州至杭州,通称运河,全长公里。
第一节平津段运河
此段运河,自北平至通县间,昔时曾建闸座,以通舟楫。
通县至天津,则为天然河流。今分述之。
(1)平通运河
北平玉泉山水,东流至北平,名玉河,更东流至通县会温榆河,入白河,曰大通河。
金都于燕,始为闸节水,以通山东河北之漕。
然其时制作不良,水易漏泄,舟胶不行,常从事于陆挽。金主病之,屡加修治,终未通利。
元代统一华夏,漕于江南,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建言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高丽庄入白河。
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坝闸一十处,共二十座,节水以通遭运,诚为便益,从之。
首事于二十九年春(年),告成于三十年秋,赐名通惠。
按守敬所作,稍改原议,共建七闸,距闸里许,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始务速成,做闸附崖壁及底,皆以木制。
白浮泉为温榆河之一源,似亦未引。
置闸之处,住往于地中得旧时砖木,故多循金代旧址。
通惠河慨成,漕舟逐得直达城内之积水谭,陆还始罢。
至顺(年)以后,诸闸浸腐,始次第改建以石。
明成祖建都北平,改建都城,围积水潭于苑内,漕舟不便停泊,水门在大内,启闭蓄泄,尤多不便,通惠河逐渐,时诸闸虽存,已不复用以济运。
成化十二年(年)始命平江伯陈锐疏通之,浚西湖谐泉以益水势。运舟千余,均值抵大通桥下,更名大通河。
既而闸水漏泄,岸狭水急,船不可泊,未几即耗,船退几不能全。
时又有假黑眚之说,以阻之者,故不逾三载,浅塞如故。
正德二年(年)及七八年,复疏之,功亦不就。
嘉靖六年(年)从巡仓御史吴仲之请,加以修治,次年河成,运粮至者,省费甚多。
然废复闸为单闸,寖失守敬创制之原意矣。
隆庆二年(年)工部郎中崔孔昕见闸坝渐圯,饬工修复。
清康熙三十六年(年)浚河修堤,增设滚水坝,引大通桥运艘,达朝阳东直等门。
乾隆二十三、二十五两年,并加疏浚,扩充万寿山之西湖为昆明湖,以畅水源。
今玉泉山一带,水田繁兴,消耗水量甚巨,青龙桥闸管理失宜,以至水源无节蓄,北平附郭,河水干涸者居多,大通桥至通州间更甚,旱季浅处,水深仅半公尺,舟楫遂不复通行。
(2)通津运河
此段运河,即系白河下游,长一百四十五公里,通称北运河。
在通县以上,来源有二,即潮白河及温榆河,而以潮白之源为巨。
昔时,其水量之一部分于顺义县牛栏山东麓分泄入箭杆河。
明嘉靖中,为通密云饷道计,始遏潮入白,然箭杆河之通流未断,成为天然之减河。
民国元年,潮白河于李遂镇决口,屡塞勿绩,低水期内,北运渐流。
民国十四年,始于苏庄建闸,遏水归运,箭杆河遂成潮白之减河。
通县以下昔人建筑术未精,以土松沙活,不能建设闸坝,仅将河道湾环,减援坡度,以节水济运。两岸有堤范束。
清康熙三十九年(年),始于通县下游一百另五公里之筐儿港,辟减河。
雍正七年(年)复于通县下游六十公里,开青龙湾减河,并拓宽筐称港河。
光绪七年(年),于天津北运、子牙两河交汇处之下游,辟新开河,以泄两河及永定洪水。
民国八年,改建新开河口滚坝为减水闸。
十九年,引永定河水,穿北运而东,注于放淤区域,始于运河本身建节制闸及船闸,以阻浊流而通舟楫。
自清季平津铁路告成,此河交通,骤形减色。
第二节津黄段运河
(1)津临运河
此段运河,南起山东省之临清,北达天津,长五百二十公里。漳、卫二河,自大名县境合流,至临清始与运河相接。
昔时,汶水自南旺分流南北,其北流者,由会通河达于本段,自清咸丰黄河改道,于寿张穿运东行,汶河来源,途被阻截。
本段运河,亦属天然河流,仅建隄防,未经渠化。
自天津至临清,空间距雕只二百九十公里,因河身环屈,致长度增加十分之八。
沧县以下,本西汉时黄河所经。
东汉以后,为清漳二渎所经。
隋时,引沁入卫,北通涿郡,名永济渠。
宋皇祐初,仍露黄河所经。
南渡后,黄河南徙,而卫河如故。
因地势平衍,河流易变,清康熙三十六年,青县以下,会为滹沱及漳河所占,防洪设备惟恃减河。
明宏治二年(年)始于恩县整四女寺减河,并于青沧二县辟兴济与捷地减河。一七三三年),继于哨马营辟减河,会四女寺减河入海。
光绪六年(年),以四女寺、哨马营、捷地、兴济四减河久废,遂于马厂另开减河。
民国七年,改建马厂减河口滚坝为减水闸。
(2)临黄运河
此段运河,南起黄河八里庙闸,北抵临清板闸,与津临段相接,长凡一百十六公里。
原为会通河之一部分。以其沿途置河,故又名闸河。
元初,转漕之路,自浙西入江淮,由黄河逆流至中泺(今河南封邱县)登陆,以至淇门(今河南汲县),复由卫河登舟以达燕都,尚无南北迳通之水道。
至元二十年,命尚书粤鲁赤等自济宁开河达于东平安民山,入清济故渎,凡一百五十里名济州河,遭舟乃由泗河达济州河,下清济故渎,至利津入海,直达天津。
其后,海口沙壅,又从东阿舍舟陆运,经二百里抵临清以下卫河。时以道经茌平,地势卑下,夏秋霖潦,艰阻万状,公私病之。
二十六年,遂从寿张尹韩仲晖、太史院令史边源之请,自安民西南开河经东昌(今聊城)至临清,与卫河相接,设木闸三十有一,赐名会通河。
成宗大德间(年至年),于聊城阳谷境改建石闸八,曰荆门上,荆门下,曰阿城大,曰阿城下,曰七级上,曰七级下,曰周家店,曰李海务。
荆门、阿城、七级上下二闸,均距三里,自李海务至临清,一百六十八里,地势较不,未建闸座。
于临清建闸三,名头闸、中闸、隘船闸。
时济州河亦已建闸,自济宁至李海务间,已具闸河之雏形。
惟是,时河道初开,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之世,海运未辍。
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会通河淤塞,成祖初年,漕粮仍由河海兼运。
其由河者溯黄河至原武,陆转至卫辉下卫河,历八递运所,略同元初之路。
永乐九年,用济宁州同知潘叔正言,遣工部尚书宋礼等,役丁夫十六万五千人,疏通会通河故道,自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
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从汶上老人白英计,于宁阳之北,筑罡城坝,以遏其入洸之流,于坎河之西筑戴村坝以阻其入海之路,使全汶西南流,由黑马沟至汶上之南旺口,分而为二。北流抵临清者十之六,南流达济宁者十之四,南旺者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相注,所谓水脊也。
又增置闸,自分水北至临清,历闸十有七,而达于卫,南至徐州历闸二十有一,而达于黄。
自是以后,闸河始渐完成。
今日黄河穿运之处,昔名沙湾,属东阿张秋镇,为宋代黄河所经。明季正统十三年(年)、景泰二年(年)、宏治三年(年)、五年(年),黄河自河南省东决,辄冲张秋,运河屡塞。宏治五年后,刘大夏筑太行堤,起河南胙城(在今长垣西北)尽徐州以障之,张秋河患,始稍息。
清代太行堤失修,顺治九年(年)、康熙六十年(年),张秋河患又起,至咸丰五年黄河铜瓦痈决口,复注张秋穿运河,合大清河人海。
时军务繁兴,未加筑塞,黄河遂北徙。
临黄运河初犹新黄河济运,然以挟沙过重,河口淤塞。
光绪九年,改挑新口名陶城新运河,并于八里庙筑闸,以避黄水。
自是本段运河俟恃坡水为水源,盈涸无定,漕运既废,河身干涸。
本年勘察所见,已尽为麦田矣。
第三节,黄淮段运河
此段运河,起自黄河岸之十里铺,南至江苏之淮阴,长凡四百六十公里。
在汉代以前,运河犹在原始时代,仅因朝贡及运兵之需要,沟通天然河道作为运渠,且多利沼泽,以省工程。
汉晋以来,巨野有泽名大野,由此东北穿渠至东平安民山与汶水会,东南穿渠经金乡、鱼台与泗水会,同入于淮,名济渎。
晋太和四年(年)桓温伐燕至金乡,因亢旱水道不通,乃自巨野穿渠,北起济宁,南至鱼台,名桓公沟。
隋代开通济渠,唐宋因之,黄淮交通,另辟捷径,鲁南各渠,遂不复为交通之孔道。
元代建都北平,始有南北直达水道之需要。宪宗七年(年)济州倅毕辅国于汶水之阴,堰城之左,作斗门,遏汶水入洸,至济宁,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于是江淮泗汶始相沟通。嗣至元二十年(年)命兵部尚书粤鲁赤等大举开济州河,自济宁至东平之安民山,于堽城建堰遏汶入洸,于兖州作金口坝遏泗水入府河;会流于济宁之会源闸,分流南北以济运。
于是,江南之漕,可自安民山下清济故渎,至利津入海。直达天津。嗣海口沙壅,改由东阿陆运至临清下卫河。
二十六年,始自安民山凿会通河至临清,以省陆运之劳。
济州河、会通河初开,均设木闸,堽城金口,仅筑土堰,后次第改建以石,并增建新闸,自此南自徐州北达临清,历闸二十有九,成为大规模之闸河。
元明之际,黄河屡于考城、曹县间决口,闸河淤塞。故东北粮饷,均由海运。永乐元年(年)运舟改自淮安入淮,浮颍河至淮阳,换载小舟,溯跌坡,别以大船载入黄河(是时黄河有一股由颍达淮),更于阳武登陆,令河南车夫运赴卫河,以达燕京。
嗣成祖数幸燕京,百费咸集,遂有重浚会通河之动机。
永乐九年(年)命工部尚书宋礼浚会通河,自济宁至临清,筑戴村坝,遏汶全流,入于南旺,分流南北,又开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二十里,至寿张之沙湾,复接旧河。
是时,复自开封筑堤下达鱼台,导黄河于鱼台,合运河至铜山,泛滥稍止,漕事乃定。
正统(年)以后,黄河又屡决入运,运道通道靡常。
嘉靖六年(年)始议另辟新河于昭阳湖东,旋作旋废。
隆庆元年(年)始毕功。自是济宁南阳镇至沛县之留城运道圴移于湖东。并另建新闸,以通舟楫。
惟是时黄患移于徐邳,遂有建议自夏镇起,另辟新渠接泇河,以远避黄河者,议久不决。
万历三十一年(年)始因李化龙之请,大开泇海,自沛县夏镇经韩庄,合氶泇沂诸水,出邳县直河口下黄河,建石闸八座,以通运道。
清代继之,康熙六年(7)开皂河,以避骆马湖之淤阻。
二十六年(年)复于黄河遥缕二堤间,开中河至淮阴西仲家庄。
四十二年(年),移运口于杨庄,时黄淮功成,清帝亲临巡阅。
黄淮段运河,遂吿完戒。
第四节淮江段运河
此段运河,北起淮阴,南迄瓜洲,长一百八十公里,通称里运河,为全河发展最早之一段。
初春秋之末,吴国奄有今日废黄河南至浙江嘉湖之地。周敬王三十四年(纪元前年)吴王夫差欲代齐以霸中国,始于邗江筑城,并穿深沟通江淮,以利兵事。
此时运道,多利用湖沼,由江都屈曲东北行,经射阳湖至淮安北末口达于淮。
晋代以后,江北农业大兴,人口繁庶,邓艾、祖逖、荀羡、二谢,圴屯淮阴取威中原。惟水道迂曲,尚无径达之路。
隋大业元年(年)始发南丁夫开邗沟,自淮安直达扬子江。唐代杜佑、李承、杜亚、李吉甫先后修陂塘,经营水利,运亦通畅,时斗门之制已盛行。
开元二十年(年)于瓜洲江口,立埭设门以通舟楫。
宋初,淮安末口,亦建为闸。
宋代以后,于运河渠道改善颇多。
景德中(年),自泗州载石,输高邮湖中积为长堤,以避风浪。
天禧中(年),筑漕河堤三百里,并于高邮北,锢巨石为十?,才泄横流。
天圣中(年),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发运副使张纶表行之,遂于仪征建闸,运舟载米本不过三百石,闸成增至一千六百石。
徽宗时,蔡京为相,毁诸闸,自洪泽湖至邵伯数百里不这之节,以致水泄,漕运阻滞。
宣和二年(年),恢复闸埭,运始复通。
南渡以后,为阻金兵计,焚毁诸闸,后岳飞、韩世忠屡败金兵,继与金修好,始再修复。
高邮、宝应间,圴设减水堰坝,并筑江都至淮阴运堤。
宋元之际,运道稍塞,元代屡加浚治。
时贾鲁治河功成,全河灌注于淮,淮安运口时有倒灌之虞,形势为之一变。
永乐中,修高家堰束淮水出京口,以敌黄济运,复开清江浦河,移运口于淮阴,建四闸,递相启闭,以阻黄水。
复以运舟行经高湖中,牵挽为难,乃就湖滨筑长堤,以度纤道,甃以砖石。
宏冶间(年),因诸湖多风,运舟常被堤石冲破,于高邮湖东开复河。
万历间(年),延筑之,开湖河分隔之渐。
嘉靖以后(年),黄淮水屡漫入运,辄至盈漕,始于宝应界首间置平水闸,减水入海。万历元年,增为二十三座。
惟黄河洪水位日高,致洪泽湖及高宝湖洪水位困以增崇。
明史河渠志,有向来水(高宝湖)不逾五尺,堤仅七尺,今堤加丈二,而水更过之之语。
潘季驯乃重修高家堰,砌石三千余丈,以蓄清御黄。然一遇洪水,高堰及运堤辄决。
杨一魁继任治河(时在年),注意于高堰运堤之减水闸,及芒稻河归江之路,水患稍平。
清初,黄流仍倒灌入运,河身淤垫,高邮清水潭运堤大决。
靳辅受任治河,增筑高堰,设减水坝,导淮分归江海。每遇洪水,辄开放归江归海各坝,以为常。
嘉庆以后,清口日淤,益成黄强淮弱之势,每借黄济运,故运河受患甚深。
咸丰五年(年),黄河卒因海口淤垫,水位过高,于铜瓦厢决口北徙,淮水亦由三河径入扬子。
运河水源,一时几绝。
光绪间,盐商因需水运盐,始三河口筑草坝蓄水,左宗棠大修运堤,瓜洲运河亦以机船挑浚,里运河犹能保持残喘,至于今日。
第五节镇苏与苏杭段运河
此段运河,北起镇江,南迄杭州,通称江南运河,长三四〇公里,所经之处,地势平衍,湖泊甚多。乡民出入,咸资水运,其间以运河为名者为数綦伙。
史记言于吴,则渠三江五湖,故其由来已久。
今之运河,或云亦系夫差所凿,大抵春秋至六朝,江南生产日形发达,故水道异常需要。
隋大业六年,欲巡会稽,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始有径直之通路。
运河水位甚平,故历代增修以建筑塘岸及疏浚河身为多。
仅京口至吕城,地势校高,晋代以远,恃丹阳练湖蓄水以济运。
唐代练湖兴废不常。
至德(年)以后,于无锡望亭、武进奔牛、丹阳吕城,均建堰闸,以节蓄无锡、镇江间水量。
宋元祐间(年至年)改建吕城、望亭为复闸。
元符间(年),改建京口、奔牛为复闸。
然以练湖日败,水无所蓄,纲运往来,辄作坝车水,公私病之。
元明运河,堰闸及练湖堤岸屡有兴废,皆与运道无补。
清代以远,诸闸虚废。
京口至丹阳专恃江水为源,并定一年小挑,六年大挑之制。
然旧制久隳,河身淤塞日甚,非根本筹治不为功矣。
自杭州至嘉兴,水源有三,一为东苕溪,一为钱塘江水,一为西湖水。
汉灵帝熹平二年(年),始于余杭筑南上、南下两湖,以防苕溪水。
唐宋迭加修浚。
明初以后,南上湖为豪民侵占为田,南下湖亦淤垫失其节宣作用。
故运河水位,常随苕溪涨落而涨落。
杭州西湖,唐大历中(年),始置石函水闸,吴越及宋,均有修筑,但流量无多,故济运之力亦弱。
钱塘江水,唐宋时代曾引用之,惟因水内淤沙过多,故非极旱,不轻尝试。
今自杭县城北湖墅至闸口钱塘江,相距十四公里,其间设有新河坝、得胜坝、日晖坝、草坝、泥坝、猪圈坝、永昌坝,等数道以阻截水量。
货物往来,均须盘坝二三次,繁苦特甚,不可不谋改革也。
刊于:年《水利》第9卷第2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