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加强阜阳等4个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一年来,阜阳市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即日起,本报刊发“融入长三角‘入圈’一年看变化”系列报道,和您一起感受加入长三角“朋友圈”的阜阳之变。
临近年底,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内,安徽网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依然保持着从签约到开建仅1个多月的“神奇速度”——自今年6月20日开工以来,已完成厂区道路、主厂房基础施工,部分厂房即将封顶,预计明年5月份之前完成一期建设。年产6GWh、相当于今年11月份全国动力电池总产量一半的新能源锂电池大项目,正从这里改变新能源产业布局。
“这是浙江南都电源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打造锂电产业闭环的重大项目,此前,企业也曾在全国不同地方考察过,最终选择将其落户阜阳,除了界首电池产业基础雄厚,也是看中了阜阳作为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的发展潜力。”项目负责人吴光渔说。
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阜阳等4个区域重点城市建设。
抢抓这一历史性重大战略机遇,一年来,阜阳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人口、后发等优势,从强化面向长三角招商引资、谋划建设“1+7”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项目、企业,像安徽网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一样,从长三角中心区“赶来”。
今年初举行的“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阜阳市情推介暨招商恳谈会上,全市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4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9个、总投资.75亿元;6家阜阳市驻长三角招商中心,目前已对接长三角招商项目超过个,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76亿元……
一组数据,形象地勾勒出项目从长三角中心区向阜阳转移的路径:1-11月份,全市在建总投资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中,来自沪苏浙两省一市的个,占全市市外投资项目数的30%;到位资金.1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32%。
企业争相布局、项目加速落子,由以阜阳经开区为重要载体的省级试验区,以及界首、太和、颍东、颍泉、颍上、阜南、临泉开发区等七大产业集聚区共同形成的“1+7”产业承接格局,正在推动阜阳成为高能级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不断为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动力、积蓄后劲。
在颍上经开区,赛拉弗光伏组件及电池片、OLED有机发光材料等一批从长三角中心区招引的项目,今年陆续落地、开建,其中,赛拉弗光伏组件及电池片项目计划形成年产2GW光伏组件、1GW电池片的能力。也正是凭借产业项目的聚集,颍上经开区被正式认定为省级清洁能源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目前,我们在谈的还有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4GW光伏电池片、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15GW光伏边框和2GW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一批来自长三角中心区的项目,我们将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合作示范区。”颍上经开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正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的阜阳,已经描绘出更清晰的产业发展蓝图。“‘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实现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阜阳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
阜阳日报记者杨燕通讯员王雨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