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元朝传五世十一帝,享国98年。初期一直对外扩张,先是用南宋降将刘整之计,攻打襄阳(刘整为先锋,最后元帅吕文焕投降),沿汉水入长江(吕文焕为先锋,长江守将皆其旧部,不战而胜),最后由汉人张弘范(保定人,灭宋后,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建国后被炸毁)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陆秀夫与少帝沉海处统一全国后,就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汉族官员,太子真金一*)和以阿合马(色目人,在元朝过程中,色目人起了相当坏的作用)为首的理财派官员的争斗。最后阿合马被刺杀,太子真金病死。在忽必烈在位期间,一直在对外扩张,又不是很成功,没有掠到钱财,财*比较紧张,国内赋税就加重了,引发社会动荡。
阿合马剧照忽必烈去世后,成宗继位,做了一些改革,但是由于滥赏大臣的习惯没有改变,财*依然紧张。
成宗去世后,武宗继位,为了解决财*问题,开始大量发行银钞,造成银钞贬值,经济越发混乱。
元代宝钞后仁宗继位,仁宗恢复科举取士。
仁宗后英宗继位,英宗以儒治国,颁法典《大元通制》,蒙古旧贵族不满英宗重用儒生,未几“南坡之变”中,英宗被刺杀。真金长孙平叛、登基,是为泰定帝。
元仁宗五年,泰定帝崩,宰相道拉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苏吉八为帝(天顺帝),武宗次子图贴睦尔先至大都自立为帝(元文宗),武宗长子和世在哈拉和林称帝(元明宗),后文宗跟明宗说:你是哥哥,皇帝就由你来当吧。两人相聚在上都南边,文宗就把他哥哥*死了。文宗地位稳定后,兴文治,重儒教,修《元经世大典》。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更加腐败。
元惠宗
文宗崩,立哥哥(明宗)的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宁宗二月即崩,又立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是为惠宗。
惠宗立,宰相伯彦把持朝*,君相相争。惠宗在伯彦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废黜伯彦,重掌朝*。惠宗修辽、金、宋三史。
元朝在不到百年时间内,换了十一位君主,*治不是很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削弱了元朝的统治力量。而且财*问题是自始至终困扰元朝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些财*问题,不得不加重赋税,因此引发各种矛盾,元朝中期之后,农民起义和地方*权的割据就一直不断。
刘宋、徐天完、方国珍、朱元璋割据图
元末起义军及割据势力:
方国珍塑像
方国珍:
元末割据比较早起义的是方国珍,他原本是个海盗,在年起兵反元,占据了浙江东部地区,元朝派兵讨伐失败,就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招降他,方国珍受官,不久又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逃往海上。但后来方国珍又暗地派人潜到京城,贿赂朝中权贵,允许他投降。元朝授他官职为徽州路治中。方国珍嫌官小,拒不听命,率军攻陷台州,焚烧苏之太仓。元朝又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他,方国珍这才投降,并接受这一官职。(方国珍反元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跟寻求民族独立完全搭不上边)
后来跟朱元璋又玩这种打打降降的把戏,最后兵临城下又向朱元璋可怜巴巴地乞降,最后朱元璋容他活了下来,给了他一个虚职,洪武七年去世。
朱元璋评价方国珍:“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
“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
刘福通塑像
刘福通:
刘福通是安徽界首市刘肖镇人,原先家里是个大财主,他本是元朝朱皋镇巡检(相当于拍出锁敬茶)。当时元朝派河防大臣、工部尚书贾鲁(山西高平人,汉族)治理黄河河道(以前黄河在黄海入海),贾鲁向刘家勒索钱物不成,假借修理河道,强行拆掉刘家,作为一个拆,扦受害者的刘福通决心反元。
在起兵之前刘福通勾结韩山童(他们家一直从事白莲教传教活动,被朝廷禁止,发配到永年,但是他不死心,依然暗地里进行传播活动),通过韩山童的教徒散播大量反元舆论。年四月,刘福通和韩山童在永年准备正式起义,不料被叛徒告发,韩山童被俘遇难。刘福通逃回老家起义。
刘福通迅速占领了河南、山东等地,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后迁开封,建元龙凤。但是好景不长,刘福通的地盘位置不是很好,北边是元朝,南边有张士诚,朱元璋,很容易多线作战。先是汴梁被察罕帖木儿攻下(这个是刘福通和元朝的战争),在安丰被张士诚所派的吕珍所围(这个是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的相互倾轧了,没有丝毫正义性)。
刘福通觉得自己老乡朱元璋跟自己关系还是不错的,就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倒也是来了,只是巧的是,赶来的时候刘福通已经战死了,只救出了小明王,后来朱元璋让廖永忠接小明王去南京,将小明王在瓜州渡口淹死。(也有说刘福通和小明王被一起淹死的)
徐寿辉
徐寿辉:
徐寿辉是湖北罗田人,原本是个卖布的小贩。也是白莲教的,韩山童、刘福通造反之后,他也和几个伙计扯旗造反了。在蕲水称帝,国号天完(这个国号好不吉利啊,也有说明朝篡元史,其实国号为宋),陈友谅当时是天完国的元帅簿书椽,明玉珍也是天完部下。天完国最大的时候占领了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但是当时元帅倪文俊掌权,徐寿辉如同傀儡。倪文俊想杀掉徐寿辉,投降元朝,事情败露,被部下陈友谅杀死,陈友谅吞并倪文俊旧部,掌握天完实权。
之后徐寿辉同陈友谅也有了权利之争,年,陈友谅骗徐寿辉到安徽采石镇的五通庙拜神散心,叫人用铁挝爆了徐寿辉的头,天完彻底完了。
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为汉。
铁挝
芝麻李
芝麻李是响应刘福通起义的,占领交通要道徐州,但是被元朝镇压,兵败被杀。
张士诚画像
张士诚
张士诚是江苏盐城人,原本是盐民,后来又做起了私盐贩子的营生,由于历代盐都是官卖的,贩私盐是违法的。因此当私盐贩子贩了盐卖给当地的富户时,白驹场的富户(都是当地的汉族地主,蒙古人一般居住在浙北地区)要了他们的盐,又不给他们钱,盐贩过来讨账,就威胁要报官。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规定:诸灶户中盐,到场须随时收纳,不得留难,其应给工本,运官一员监临给付,若官吏克减,或以他物移折者,计数论罪,仍勒赔偿。
张士诚起义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个叫丘义(汉族官吏,也有说是邱义的)的盐吏,丘义是白驹场盐场的管事,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丘义经常违反朝廷制度,克扣盐民收入,除此之外还要勒索额外钱财。一有做不到的,便招致打骂。
张士诚等人杀死邱义,攻打了泰州,泰州知府李齐招降了张士诚,但是张士诚不久又反了,杀死了行省参*赵琏,占领了兴化。元朝朝廷派人招降,张士诚觉得万户的官太小不同意。他又杀死李齐,占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后宰相脱脱亲自来讨伐张士诚,本来已经把高邮包围了。但是元朝内部的斗争,元顺帝将脱脱解职*杀。张士诚又转危为安。
后来张士诚又称吴王,一度占领南方最富庶的地区,但是张士诚为人太慈,在起义军的倾轧中失败,被朱元璋俘虏后自杀。
郭子兴
郭子兴
郭子兴原本是富户,与元朝没有什么直接矛盾,趁元朝朝局不稳,与孙德崖、彭大(原本是强盗首领,不知道郭子兴是怎么认识他们的)、赵均(强盗首领)等五人趁机起兵,占领濠州。朱元璋也是这个时候来投奔的,郭子兴觉得朱元璋的能力还不错,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了。但是之后五人之间就为了争权、闹起了矛盾,互相有过争斗,后来郭子兴就病死了,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大部分*治遗产。
明玉珍
明玉珍
明玉珍是湖北随县人,世代务农,元末明玉珍带着几千人上山为寇。徐寿辉称帝之后招降明玉珍:你来我跟你共享富贵,你不投降我弄死你全家。好吧,明玉珍就投降徐寿辉了,徐寿辉就吧他编入倪文俊部下。后来倪文俊让明玉珍去四川抢粮食,明玉珍就去了四川,后来倪文俊反了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就跟倪文俊闹掰了。自称蜀王,奉徐寿辉为帝。后来明玉珍占领重庆,并接着击败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元朝官军,基本上平定了巴、蜀、黔、滇等地。年,明玉珍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明玉珍离朱元璋比较远,两者暂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两人经常书信往来,关系还不错。但是明玉珍38岁时就病死了,儿子明升继位,朱元璋前来招降,明升不愿意,朱元璋也不给他死去的老子面子,直接派兵把大夏国灭了,全家发配到朝鲜,现在韩国的明姓就是明玉珍的后代。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就成了朱元璋的地盘了。
陈友谅
陈友谅
陈友谅原本是徐寿辉的部下倪文俊的手下,倪文俊造反,被陈友谅杀了。陈友谅就控制了天完的*权,后来跟徐寿辉有矛盾,就敲了徐寿辉的脑壳,自立为帝,国号为汉。陈友谅在元末的割据势力中,势力最强,占领江西、湖广之地。但是他要向东扩展,就和东面的朱元璋产生了矛盾,两人在鄱阳湖展开激烈的斗争,陈友谅战死。
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后,被朱元璋逼降,发配朝鲜(高丽)。
陈友(有)定
陈友定
陈友定和陈友谅不是兄弟俩,陈友定是福建汉族人,是元朝官员,与元人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蒙古人)、迭里·弥实(回族)都是元朝忠臣。割据福建八郡,与朱元璋对抗,兵败服*,未死被生擒,被朱元璋连同他儿子陈海一起被处死。
泉州波斯人蒲寿庚为明太祖深恶
亦思巴奚军
此军为波斯侨民组成,趁元末动荡,起兵反元,一度控制贸易港泉州,屠杀汉族百姓,为陈友定所灭。
东莞伯何真
何真
何真原是河源县务副使,后转为淡水盐场管勾,是地主阶级。元末农民军四起,抢劫地主富户,何真辞官自己组织人马保卫家园。农民军王成、陈仲玉造反,元朝将领黄常造反,南海人邵宗愚攻陷广州,赣州人熊天瑞造反、j元将马丑寒造反,都被何真平定,统一了岭南地区大部分,但是他没有称王,元朝封他做了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后来朱元璋过来招降他,他就降了,踏踏实实为朱元璋搞后勤工作,历任山西右布*使、浙江布*使、湖广布*使。洪武二十年(年)八月,再次致仕封东莞伯,食禄一千五百石,禄及后世,给予铁制符券以作凭证。
邵宗愚
农民起义军领袖,被何真打败,后来被明军破寨杀死。
大理
大理段氏
大理段氏是白族地方*权,宋朝之前就存在了,蒙古灭宋后,段氏依然继续统治大理,明朝灭元后,大理段氏依然终于元朝,对抗明朝,后来为明朝所灭。
孛罗帖木儿、王保保、张良弼、李思齐、明玉珍、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陈友定、何真势力范围
孛罗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是蒙古人,他原本是镇压红巾军的,也很有军事能力,但是由于元朝内部皇帝和太子的权力之争,不服朝廷辖制,跟朝廷打起来了。
王保保
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王保保)
察罕帖木儿是乃蛮人。扩廓帖木儿是蒙古人,是察罕帖木儿的养子(也是他外甥)。察罕帖木儿名义上忠于元朝,实际上想拥兵自重,割据称王。察罕帖木儿死后,兵马由扩廓帖木儿继承,朝廷各股势力之间进行了军阀混战,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朱元璋趁机夺取了大都。
李思齐
李思齐是元末行中书省平章*事,一开始和察罕帖木儿一起组织军队镇压红巾军的。后来自己拥兵自重,占领陕西,不听朝廷辖制了。后来投降明朝,明朝使者临走时要李思齐给个礼物,李思齐说:出门时太匆忙,没有带。使者就要李思齐砍只胳膊下来。李思齐没办法只好砍了,回到家就死了。
张良弼
张良弼原本也是元朝官员,镇压红巾军得到功劳,在陕西、甘肃地区割据,跟李思齐有矛盾,经常打架,后来兵败不知所终。
白莲教
我们看到一方面元朝内部各方势力争斗,对于全国的局势失去控制,有了造反的,多是派人去招抚,赐以官职。地方上一些有实力的将领拥兵自重,盘踞一方;一些红巾军衍生势力,也是占据一方地盘,各自为*,相互之间也存在争夺地盘的斗争。
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岭北行省到了明朝也不在控制范围之内;
辽阳行省有兀颜拨鲁欢、董哈拉起义打着复金国的旗号,明朝建立后,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并籍其军马钱粮之数”,遣使“奉表来降”。明朝没怎么在辽东用兵,舍利卫所制,进行松散的管理;
陈友谅剧照
河南江北行省,这一部分的反元任务由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等人完成,他们完成后,朱元璋上去把他们灭了,占了他们的地盘;
陕西行省和陕西行省的反元任务由李思齐、张良弼等四人完成,他们完成后,朱元璋又过去把他们灭了;
明玉珍的后代从韩国回来祭祖
四川行省的反元任务由明玉珍完成,也被朱元璋占领;
云南行省的大理段氏是最后投降明朝的,也是被朱元璋灭了;
大理段氏后代
江浙行省、湖广行省的反元由陈友定等人完成,完成后,被朱元璋灭掉;
湖广行省的南部由何真平定,最后投降朱元璋。
东莞伯的封地
原来以为明朝是由朱元璋一寸一寸从元朝手里夺回来的,真的好厉害啊。后来细细算一下,好像朱元璋在最初投靠郭子兴,在濠州滁州周围站稳脚跟,之后就一直在跟各路反元势力打。但是他比较成功,最后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消灭了周围的反元势力,在元朝内部帝*和太子*争斗的时候,抽冷子占了大都,都没有跟元朝军队有过轰轰烈烈的战争。占领大都之后,再扫平一下剩余的小势力就可以了,有一些甚至都没有打,就是派人去威胁一下就弄到手了。好聪明啊,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国了,得国之后再把功臣杀一下,就可以安安稳稳做皇帝了。
朱元璋最初的势力范围
不管怎么说,明朝的建立,结束了纷争的朝局,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符合了当时的民意。但是明朝始终是个封建王朝,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最初那些想通过起义改变自己命运的农民,除了兵败被杀,成功被杀之外,他们的后代还是农民。
原创不易,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