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井底之蛙”?《词海》解释是: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全中国人都晓得的成语,难道全州蒋咸喜等人不晓得?
全州蒋咸喜等人为了证明全州有“九疑山”“舜葬全州”“零陵故里在全州”,硬是要做“井底之蛙”!他经常拿自己在《纵横》杂志上发表的《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和拿广西日报社原理论部主任、全州人吕朝晖在《全州文史》第九期上发表的《舜帝最早纪念地在全州》这两篇文章来证明“九疑山”就在全州、“舜帝”就死在全州、“零陵”的故里就是全州。蒋咸喜经常洋洋得意:我的文章在《纵横》上都登了出来,吕朝晖是广西日报的理论部主任是老前辈,他讲“舜帝最早纪念地在全州”那就是在全州,你们任何人说“舜帝不在全州”都是错误的。
全州古子讲起蛮话来还真没得商量的。先说你蒋咸喜吧?充其量就是一个全州本地的民间文史爱好者而已,这样的民间文史爱好者永州“斗塌箩戳”,全国更多;吕朝晖又算什么?只不过就是一个广西日报社原理论部主任而已,与宁远县长欧利生与唐柏荣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同职别的而已。若到网上“百度”搜索一下,“吕朝晖”的知名度还没有“唐柏荣”的知名度高。这个还真不是吹牛皮!
所以说,九疑山到底在哪里?舜帝又葬在哪里?不是你蒋咸喜在《纵横》杂志上登了一篇文章,也不是吕朝晖一句话讲“舜帝最早纪念地在全州”,就是天子“一槌定音”!这要看历史怎么说,史学权威们怎么说!
下列人物对“九疑山”对“舜帝”对“零陵”的发声,其职别是你蒋咸喜和吕朝晖望尘莫及的,他们的文章含金量和影响力更是高山仰止:
1、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年5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七律·答友人》,开篇就说“‘九疑山上白云飞’这首七律,形象极其壮丽,声调极其和谐,令人百读不厌。这首诗,把有关湖南的神话传说,利用得很巧妙。前四句是利用了虞舜和二妃的故事。《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
2、谭其骧,浙江嘉善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其骧先生通过对长沙马王堆帛书地图的研究,于年公开发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研究成果,权威认定地图中的“九条柱状地物,柱后画有建筑物,旁注‘帝舜’二字为宁远九疑山舜帝陵庙”。
3、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年8月20日第八版和《光明日报》年8月17日第十一版登载《舜庙遗址与尧舜传说》,文章强调“九嶷山舜庙之所以源远流长,并非偶然。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的绵延悠久,后世对先代的仰溯追忆,另一方面也寄托着传统文化关于盛世治世的期待和理想。
年8月13日,湖南省文物局、永州市人民*府在长沙联合举行“九嶷山古舜帝陵庙遗址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李学勤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山东卫视记者问:这次发掘说明舜葬于九嶷,舜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李学勤答:舜帝陵庙遗址考古发掘对研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有重要价值。帝舜即帝位后,四方巡狩,南巡到了南方,死在路上,“崩于苍梧之野”,苍梧是个很大的地方,但“葬于江南九嶷”,九嶷山只有宁远这个地方有,这是没有争论的。
4、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景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年8月20日第八版和《光明日报》年8月17日第十一版载文:玉琯岩舜庙遗址的发现,是我国历史上五帝祠庙考古上的首次发现,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舜帝祠庙。它为古代祭祀的历史和祠庙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随着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必将有助于我国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研究的深入。
5、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研究员张忠培指出:玉琯岩遗址的发掘,与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和《史记》的记载能相互印证,应该可以肯定这里就是舜帝陵庙。舜帝陵庙对促进国家统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玉琯岩遗址的发掘,有利于九疑山舜帝陵庙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信念,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6、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家安:九疑山舜帝庙的发掘有什么意义?我认为,它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感。
7、湖南省人民*府原副省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之享在其著作《虞舜与九疑》开篇指出:早在多年前,“舜葬九疑”的传说就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在九疑山修建了舜庙加以祭祀。《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太史公这一段话,为虞舜其人真实性和传奇性提供了最具权威的证据,舜帝遂成为永州的符号,零陵的名片。自此,南蛮之地的湖南永州千年文化,万古流芳;历朝历代文臣武将、才子佳人趋之若鹜,朝圣者、祈福者比肩继踵;自先秦直至当代,吊赞碑铭、诗文佳作竞相问世……,一代伟人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则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创作方法,更人性化地塑造了这位“人文先祖”神奇的艺术形象,并使之走向世界。
8、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何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年8月20日第八版和《光明日报》年8月17日第十一版载文《印证“舜葬九疑”的考古发掘》明确指出,九疑山在湖南宁远,是舜帝的藏精之所。
9、湖南省博物馆馆长、名誉馆长、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高至喜发文称:九疑山舜帝陵是舜归葬地也是舜祖陵所在地。
10、广西方志馆地方志权威专家若谷先生,年在《广西地方志》刊物(第38页)载文《广西历史并未见有秦县零陵》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学社制,年出版),其中第7一8图绘秦代淮汉以南诸郡,零陵县作为长沙郡的属县,绘于今灵渠之北全州之南(即今兴安界首镇城子山)。该书前言云:“秦王朝郡县,按公元前年至年的设置编绘。”“秦灭六国至西汉统一前的地名,西汉时又为县的,都作为秦县处理。”若谷先生认为,“作为秦县处理”就不一定“实为秦县”,编者说得很清楚,《全州县志》(年版)怎能以此为据定作行*区划入志?若谷先生进一步强调,近年出土的秦代封坭及西汉玺印,全州历史上的“零陵”县是汉朝的零陵,尚未发现广西历史并未见有秦县零陵。
11、广西最具权威的考古学家、原广西博物馆馆长、原广西自治区考古队队长蒋廷瑜先生年发表在《广西*协网》上的“广西地区最早的县——洮阳县”文章里说:“洮阳设县不限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最迟应在西汉初年。因此,它应比布山设县的年代更早,是目前所知现今广西境内年代最早的一个县,洮阳县就是今天的全州县。从广西这两位重量级的权威(一个是地方志权威,一个是考古权威,且都是广西人)发表的文章证实:广西最早的县不是“零陵”县而是“洮阳”县,全州是洮阳县最有资格的继承者。且“零陵”县治在兴安界首镇城子山不在全州。因此,全州哪来的“九疑山就在全州”“舜帝就死在全州”“零陵故里就是全州”三说?
是不知全州“学者”看到上述11位全国顶级文史考古权威专家们,一致认为全州没有“九疑山”,心里是什么滋味?五味杂陈吧?!当今就文史考古研究谁能和他们比呢?难道全州的蒋咸喜、吕朝晖等比郭沫若、谭其骧、李学勤、黄景略、张忠培、吴家安等全国顶级文史考古权威专家们还强嗎?所以说,全州人别再拿蒋咸喜和吕朝晖这么低层级“文章”来证明全州有“九疑山”、“舜葬全州”、“零陵故里是全州的”。若再无理取闹下去,你们真的坐实了自己就是个“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