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无论是什么时候,对于即将远行的孩子,母亲都会细心嘱咐,为他们收拾衣物,生怕他们在外受委屈。离家后,母亲会时时担忧儿女有没有吃好,有没有住好,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母亲对我们都尚且如此,更不用提战争时期,孩子们为报效国家,离家参军,投身战场。母亲心里的担忧浓的好似能滴出墨来,她们不求他们能立多大的功、取得多高的成绩、坐上多高的职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坚强地活下来。
母爱是伟大的。为了不给离家在外的孩子添麻烦,不管家中遇到多大的苦难,母亲都会自己默默地承受,将所有的苦楚吞到肚子里,只为了自己孩子能够在外安心、放心地干自己的事情,不用再惦记家里。不管生活得如何,她们都会笑着说:不用担心,过得很好。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近代革命战争中,大量的爱国青少年奋不顾身地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他们奋勇杀敌,浴血奋战,为了国家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其中有一位开国中将参军离家20年,建国后才有时间回去与家中老母团聚,可是回到家后,发现家中空无一人,最后发现在街边乞讨的老妇竟然就是自己的母亲,瞬间泪流满面,埋怨自己不孝!此人便是刘忠。
刘忠,原名刘永灿,后来为了报效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改名为刘忠。他是我国优秀的*治工作领导者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忠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的才溪村。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末时期,恰逢乱世,刘忠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境贫寒,生活十分不易。
刘忠在12岁时,就跟随一个泥瓦匠当学徒,学习手艺,挣钱补贴家用,为家里减轻负担。但当时的社会剥削非常严重,年幼的刘忠经常被打,而他辛苦挣得血汗钱也经常会被泥瓦匠找各种理由扣光。刘忠曾在回忆录《从闽西到京西》一书中写道:
年年的过阴历年,地主就要来逼债还债,过着“富人过年,穷人过难”的日子。而做瓦匠学徒,被工头打骂也是家常便饭,受尽了欺压和屈辱。偶尔回家,母亲每每见到瘦骨嶙峋的儿子都心如刀绞,抱着他痛哭,说:“儿啊,我们家太穷了,只好让儿吃这种苦。娘相信,儿会有出头之日的。”
刘忠不服,每到夜深人静,他都会握紧手掌,不甘心于自己的命运:为什么穷人就该被欺负,我一定要自己掌握命运!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新右派在上海发动武装*变,大肆屠杀共产*员、国民*左派以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变”,也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年,蒋介石和桂系军阀之间爆发了蒋桂战争,毛泽东趁机抓住军阀混战,与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东征入闽,在福建传播井冈山武装斗争的火种,攻占了龙岩、永定两县,并成立了两县革命*权。红四军趁胜追击,在此地发动群众,宣扬革命工作,打击当地乡绅土豪,给百姓分发田地,扩大地方赤卫队规模,建立各级革命*权,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当时红军到达了刘忠家附近,看到了红军对老百姓做出的实事后,刘忠知道他们是专为穷人打天下的,为贫穷百姓谋福利。刘忠如同看到了希望,回到家便将自己想要加入红军的事情告诉了母亲。虽然刘母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但她和刘忠一样满怀爱国之情,所以十分支持刘忠参加革命,并嘱托他: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从军便是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理想最好的方式。并让他不用担心自己。
刘忠离家前,李母连着两日昼夜不息,为刘忠收拾衣物,准备干粮,家里的所有好东西都想给他装进行囊。刘忠见母亲如此辛苦,便劝她不用如此操劳。刘母却说:“没事的,娘现在多忙一会,你出去就可以少遭点罪!”
或许这是每个母亲对待自己即将离家的孩子,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不管自己再苦再累,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能生活得好一些,平平安安。
述(最多18字
很快到了刘忠离开的日子,在离开前,他跪下给母亲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在母亲殷切的目光中,刘忠背着行李转身离开,自此开启了他保家卫国,戎马一生的道路。
年5月,刘忠积极投身于农民活动,经人介绍,很快加入了共产*组织,并担任上杭县工农赤卫队十三大队军需长。
年3月,闽西各地的赤卫队开始整编,成立了红十二军,刘忠被任为排长。但刘忠勇武过人,打了几场仗下来,他的职位就接连提升,至大队*代表。
年6月,在刘忠的整个军旅生涯中是为难忘、至关重要的日子:全国红军主力红一军团成立,红一军团的主力为红四军。而刘忠所在的红十二军整编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刘忠成为了主力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十九队*代表。10月份,红四军主力又一次进行改编,第十九队改成了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由于刘忠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也经受住了*的考验,他也逐渐被重任,被任命为红三十四团*委。
年八月下旬,红军即将迎来长征。如果说,在长征后幸存的闽西子弟兵中,武平的刘亚楼、长汀的杨成武作为全军的前锋一路披荆斩棘,做出巨大贡献,而来自“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上杭才溪的刘忠,我们更加不会忘却。
在长征前夕,刘忠受命担任红一军团侦察科长,率领部队一直走在前头,在红军长征途中充当“千里眼”“顺风耳”,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年11月中旬,红二师在突破了国民*第三道防线后,急行军公里到达湖南省道县,很快,道县城头就飘上了国旗。随后,红二军受命向湘江前进,占领界首的渡口,而身为先头部队的刘忠责无旁贷地走在前面,率军团侦查全州、桂林的敌情。
此时的红军前有湘江阻挡,后面与左右两侧有数十万国民*军追捕,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红军必须尽快度过湘江,冲出敌军的重围,才能绝处逢生。因此,林彪、聂荣臻下达了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湘江,为部队行进打开通道。
11月27日,红二军师长陈光、*委刘亚楼带领着部队,出其不意地突破敌人封锁线,十分顺利地渡过了湘江,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间的渡河点。有了红二师的开路,一军团和三军团的精锐部队也随之渡过湘江,并无太大伤亡。
恰巧这时,国民*桂系白崇禧率部队从兴安向南移动,佯装保卫桂林,本意是为保存实力,避免与红军作战,红军也十分顺利从兴安前往全州。
当时,红军先头部队与朱德、毛泽东带领的中央纵队相距公里,白崇禧撤退后,湘江渡口一度向红军敞开,此刻正是红军渡过湘江的最好时机。如果此时红军出发,在两天之内就能度过湘江,并且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可这大好的时机却被洋顾问李德给错过了。
28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何键派遣四个师的兵力猛攻红军的北翼,更令人震惊的是,白崇禧又重返战场,加入这场厮杀,想要夺回渡河点,消灭红军于湘江。就此,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恶战在湘江两岸展开!
两军一直激战到30日凌晨,红一师渡过了湘江,随后红一军团两个师都到达了阵地,在红一军团的掩护下,中央纵队及大部队终于全部过江,可此战役中,红军损失惨重,从出发时的8.6万人,减员至不到4万人。
在这场红军中的存亡之战,为了中央纵队能够顺利过河,每一位红军战士都投入战斗中,做出了最紧急最紧张的作战准备。在敌军的轮番轰炸下,炸弹将红军战士的耳鼻都震出了血,敌军如潮水一般袭来。湘江之战是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打得最激烈也最受损失的一战。
刘忠将军曾说过,在湘江之战中,闽西子弟兵牺牲壮烈。当时担任殿后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多由闽西子弟兵组成,在湘江之战中几乎全军覆灭,鲜血染红了滔滔湘江。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湘江之战,解放后我们福建的将军,不知要多出多少!
述(最多18字
年,抗日战争时期,太岳纵队抽调多人,组成太岳南进支队,执行开辟中条山抗日根据地的任务。而刘忠当时为太岳纵队南进支队司令员王新亭的得力助手。短短三个月内,南进支队就在中条山地区打开了局面,后来,南进支队司令部被改编为豫晋联防区司令部,刘忠兼任司令员。
也就是在此岗位上,刘忠对邓小平有“护驾之功”。
豫晋区对于红军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是开辟豫北和进入豫西的前哨阵地,也是开辟中条和晋南地区的立足点。年5月份,邓小平一行人进入中条山区,到达豫晋区*委所在地阳城县暖辿村,准备对新开辟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检查指导。
结果,邓小平刚一到达暖辿村,日军就收到了消息,并派军攻打暖辿,企图加害邓小平。刘忠与王新亭保护着邓小平赶忙逃离暖辿村,转战沁水、翼城等地,一路上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到达了沁水县东川村。
他们到达一个打麦场准备宿营,刘忠首先派出了几名侦查员去四周侦察敌情,又向老百姓借来门板,简单铺上一些草,众人便准备和衣而睡。而刘忠作为豫晋联防区司令员,首要任务便是保护邓小平的安全,他的心一直提着,不敢轻易入睡。
就在刘忠翻来覆去睡不着时,一位侦查员从远处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喊:“敌人来了,敌人来了!赶快走!赶快走!”刘忠听完,瞬间一跃而起,询问侦查员具体情况。
原来在前方的西川村发现了日军和伪军,大约有数千人,正在分头进入东川村准备合击。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刘忠临危不乱,迅速作出判断:应该朝敌人来的方向走,可以出其不意。邓小平也完全同意他的想法。
刘忠便带着邓小平准备从村南的东峡里突出去。当时,天还没亮,借着月光,一行人便徒步向东峡北口出发了。
即将到达东陕南口的山口村时,刘忠一行人被山上据点的敌人发现,拿起枪便朝他们射击,众人赶忙避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万幸地是,敌人并不敢下山与他们发生冲突,众人这才有惊无险地突围出去。
刘忠曾回忆这段经历时,不禁自豪地说:
“邓*委和我们在一起,共同战斗,共同生活,在河边露营,架锅做饭,粮食不够吃,就挖野菜吃。我们隐蔽在野外,待了两三天,敌人走远了,我们才开始了新的行动。”
刘忠与邓小平一行人分离前,邓小平幽默地对他说:“这次你对大家有‘护驾之功’啊!”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距离刘忠参加革命已经20多年了。在那个战乱的时代,离开家乡几乎就音信全无,刘忠这些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他曾在年打福建漳州时路过家门之后,已经18年没有家里的消息了。
如今新中国成立后,刘忠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并且成为赫赫有名的西康军区的司令员,终于可以衣锦还乡,侍奉自己的老母亲,弥补这些年对她的亏欠。
刘忠内心十分牵挂自己的母亲,便提前派自己的警卫员回乡寻找并照顾自己的母亲。警卫员十分重视首长这次拍给自己的任务,带好了足够的慰问品后,便出发了。
述(最多18字
然而,警卫员到达刘忠的家时,并没有见刘忠母亲,他向当地的老乡打听后,也没有人知道刘忠母亲的消息,警卫员赶忙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刘忠。
刘忠收到消息后心急如焚,赶忙请假,亲自回家寻找老母亲。经过了二十多年,他不敢确定自己的母亲是搬走了还是去世了。刘忠火急火燎地赶往老家福建上杭,昔日的家中,果然没有母亲的踪影。
刘忠抱着渺茫的希望,开始在四周寻找母亲。在打听消息的途中,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正在街边乞讨的老妇人,刘忠本想去询问一番,结果走近一看,发现这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母亲啊!看到自己母亲如此惨状,刘忠顿时泪流满面,抱着自己的母亲,心疼道:儿子不孝,儿子不孝啊!
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刘忠多次将她接到雅安、北京生活,希望能够弥补这些年自己没尽的孝心。无论白天有多忙,刘忠到家后都会在母亲屋子里,陪母亲说话。然而刘母还是不习惯在城市生活,最后还是回到了老家,刘忠没时间回去探望,便每个月抽出时间写信、寄生活费给母亲。
年9月,正在北京工作的刘忠收到了来自福建的急电,得知母亲病危后,他赶忙请假回乡探望自己的母亲,刘母见到刘忠后,病情忽然有了好转。刘忠在这呆了两天,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含泪与母亲告别,他没想到,这竟是他与母亲相见的最后一面。
述(最多18字
刘忠刚到北京,就收到了母亲过世的消息,而此时的他却回不去老家,只能悲痛地朝着母亲所在的方向鞠了几个躬。
刘忠曾含泪告诉过他的儿女:“你们的奶奶是个伟大的女性,她把独子献给了革命。我是牢记母亲‘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训导,坚定不移地为革命奋斗终生的。”
在抗日战争期间,像刘忠这样与家人分别的战士数不胜数,而刘忠是幸运的,在战争结束后,还能与自己的母亲重逢。大多数战士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在战争后回到家乡后,却发现自己母亲早已经离开人世。
正是因为无数个像刘忠这样的革命战士,在家人的支持下,一个个投奔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用自己的血肉打下如今和平的时代。革命英雄烈士我们永不会忘,而如刘忠母亲一样的英雄家人,我们也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