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追思红军英魂传承长征精神中国青年网
TUhjnbcbe - 2023/2/21 17:16:00
怎样治愈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2/5781078.html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林谢洋胡宁来源:中国青年报(年07月02日01版)

7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湘江界首渡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中,参加活动的红军后代与记者代表们在湘江边祭奠先烈。71岁的闽西籍红军后代曾祥玉(右二)泪洒江边。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李隽辉/摄

扫一扫看视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7月1日上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主题*日活动。

在80多年前红军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湘江战役旧址旁,共产*员排着整齐的队列,面对*旗,举起右拳,重温入*誓词。

湘江英烈已逝,长征精神永存。在重温入*誓词之后,*员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课,重温湘江战役的革命历史,追思牺牲在长征路上的革命先辈,感悟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广西北部的湘江。中央红军在通过国民*精心构筑的第四道防线时遇到了灭顶之灾:头上是狂轰滥炸的飞机,身后是潮水般涌来的中央军,前方是设防堵截的桂军和湘军,红军被死死压在宽30公里、长80公里的锥形地带。不能北进,不能南下,更不能后退,红军唯一的出路是杀开一条血路,向西挺进。经过苦战,虽然*中央和红军主力涉险过江,但8.6万人的长征大军锐减至3万余人……

这是长征路上最壮烈的一场战役。从江西出发的中央红军,一半以上牺牲,打散在湘江两岸。激战过后,湘江水由清变红,当地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无数的年轻生命,为了心中坚定的革命信念而浴血奋战,铸成了今天位于湘江之畔的高大纪念碑。

往事从不如烟,先驱英*永存。今天上午,在纪念碑前,红军烈士后代、福建省长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蔡金旺向兴安县捐赠了一件特殊的文物——一顶红军斗笠。

这是一顶平顶缠边式的斗笠,是毛泽东于年冬在长汀休养期间亲手改造的款式。雨天能遮雨、晴天当扇子,休息时可当枕头、当坐垫。长征前夕,长汀的斗笠厂为红军赶制了20万顶斗笠。和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一样,当年蔡金旺的祖父蔡开铭就是戴着这样的斗笠踏上长征路的。

蔡金旺说,祖父于年参加红军,隶属于红五军团34师,后来在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他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画像,留给族人最深的记忆便是头戴斗笠参加红军去了。”因此,蔡氏祖屋里没有祖父的画像,而是挂着一顶这样的红军斗笠。每次烧香敬祖时,蔡金旺和亲人们便对着斗笠鞠躬行礼。

“这些竹质材料编制的斗笠多半都不能走完漫漫长征路,一顶又一顶或在风雨中破损,或在战火中烧焦,但不可破损、不可焚毁的红军革命精神,却在长征沿途播撒,在中国大地播撒。”蔡金旺说,斗笠所承载的红色记忆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纪念碑旁,还屹立着一面全长60米的英名廊,上面镌刻着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两万多名红军烈士的名字,他们大多来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离开家乡参加长征时,这些红军战士大多只有20多岁。目前,尚有上万名烈士因无法确定名单而无法载入英名廊。

再次站在英名廊前,来自福建长汀的红军后代钟鸣依然心潮澎湃。在这里,他终于触摸到了多位亲人生命的最终归宿。

多年来,钟鸣和家人只知道自己的舅公黄月波等几位亲人是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至于先辈们当年在哪里牺牲、如何牺牲,他们则是一片模糊。烈士证明书上也只写着“年4月参军,后无音讯”。

年年底,在福建当地电视台的镜头中,钟鸣看到了一闪而过的画面,他隐约感觉看到了舅公的名字。后来在各方帮助下,钟鸣来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在英名廊上找到了3位亲人的名字。年春天,钟鸣第一次来到湘江战役旧址,抚摸着英名廊上先辈们的名字,内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儿孙们来看你们了,你们是不会被忘记的。”

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馆长尹汤怀在这里工作了13年。13年间,他多次接待像钟鸣这样来寻亲的家属。“北上无音讯”曾是很多英烈一生模糊又无奈的概括。有的家属寻亲未果,这让尹汤怀感到无力和悲伤。

英名廊上每个简短的名字,都是一位曾经为长征胜利浴血奋战的英雄。尹汤怀希望,这些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何为信仰的先烈能被后人记住,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后代可以得到慰藉,红色传承的使命能得以担当。

青山有幸埋忠骨,江水无声颂军*。“湘江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治上的较量与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较量与胜利。”中共兴安县委*校常务副校长赵国志说,湘江战役所留下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根植在这片用鲜血染就的土地上,持续激励着每一代人。

“湘江战役中‘勇于突破、勇于牺牲、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今天最好的精神财富,我们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来自福建宁化的红军后代黄建说。今天上午,他跟随伯父黄永昌,带着8岁的儿子黄宣炀,来到当年红军渡过湘江的界首渡口,把从家乡带来的米酒撒入江中,又从湘江取了一壶水,以祭奠红军烈士。

“长眠在湘江的闽西先烈们,这是家乡的米酒,当年你们在家时常喝,现在我们又带来了,请你们再尝一下。家乡人来看你们了!”黄永昌一边向湘江撒入酒水,一边告诉自己的孙辈,一定不能忘记先辈们的足迹,一定要记住长征的精神。

本报广西兴安7月1日电

年07月02日01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追思红军英魂传承长征精神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