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矿泉水瓶,制成一件T恤衫”“一个旧电瓶进去,一个新电瓶出来”。在安徽阜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依托循环经济,阜阳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科创驱动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打造出了国内链条最长的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9月中旬,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光武科技园区内,机声隆隆,在冠泓塑业流水线上,一个ml的废旧矿泉水瓶经自动化分拣、粉碎后,被送进一个漏斗一样的机器。而后,一捧比绿豆还小的白色颗粒被机器吐出——这些被称为再生塑料的颗粒将被用于雨靴、服装、管道等塑料制品的制作生产。
这只是阜阳市“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一角。过去十余年间,阜阳市已在塑料制品、废铅蓄电池、煤矸石、焚烧秸秆等多个产业实现了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已成为阜阳市的支柱产业。据*府数据,仅在废铅蓄电池循环生产上,年可回收利用废铅蓄电池万吨,年产再生铅万吨,加工蓄电池万千伏安时,分别占全国产能的1/3、1/5。
据悉,年,阜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3倍;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亿元。
从家庭作坊到绿色企业
申乾成是界首龙头企业冠泓塑业董事长,也是界首市工商联副会长。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他父亲那一辈人开始,界首人大量从事废品回收行业。
申乾成回忆,当时他父亲在村口开了个收购点,低价收进乡邻们的废旧塑料——多是各色的塑料鞋底,再将它们装上板车运到县里,加价卖给来自浙江、广东的塑料回收商人。
同时被广泛收购的还有废旧铅酸电池。小商贩们收来摩托、电动车、汽车上的旧电瓶,倒掉里面的酸液,取出铅栅板,放在大铁锅里冶炼成铅水,“那会儿也叫‘炒铅’。”将铅液稍作过滤,冷却成铅锭卖出。
安徽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体部拉晶车间内的工作场景。受访者供图
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彼时的废品回收、加工多是“家庭作坊式”的,炼铅的锅和烧塑料的设备通常都支在自家院子里,烧起来乌烟瘴气;工业废水、废旧电池中的酸液就直接倒在家门口,气味刺鼻,“沟塘里头都是黑色的。”
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回忆,年9月,阜阳市发出《关于立即停止土法炼铅的紧急通知》,这些家庭作坊开始接受整治,“环保不合格的,取缔、关停,然后考虑并转。”
加强管理也是为了更大的发展。年,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正式成立,规划面积6.75平方公里,旨在吸收铅酸电池回收加工企业。次年,吸收塑料回收加工企业的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区成立,规划面积5.27平方公里。为倡导清洁生产,界首市每年设立上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环保等项目重点奖扶。
自此,界首持续近二十年的“家庭作坊式”废品生意终结,规范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式开启。
成立园区实现产业聚集
申乾成回忆,年,时任光武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黄健找到他,动员他将生产企业搬入光武园区内。起初,他并不愿意。年,他已在老家村里自有的两亩地上搭了个小车间产胶鞋,“我觉得在家里生产得好好的,不必搬来搬去费工夫。”
黄健三次上门,最后承诺以两万三千元每亩的价格,卖给他十亩地。“那个地的征收价就有两万多一亩,*府这样卖给我,是亏钱的。”申乾成说,被*府诚意打动,年秋天,他在光武园区成立了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策效果可观。以田营园区为例,在第一轮并转中,千余个回收加工废旧铅酸电池的小作坊被合并成了二十余家企业,其中规模靠前的企业,可为千余人提供就业机会。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府牵头的招商引资也在火热进行。申乾成回忆,年7月,广东揭阳一位生产胶鞋的企业家被*府的诚意打动,拍板给他的企业投资三个亿。年10月,冠泓塑业投资建设的新工厂奠基。申乾成说,年全年,冠泓塑业生产塑料雨鞋0余万双。
阜阳一家动力电池厂家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曹伟举例,年至年,包括界首市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府招商团队,先后四十余次去往浙江长兴,拜访动力电池生产商、上市公司天能集团。年,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落户界首,投资6亿元启动高性能极板及动力电池项目。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当初选择到这里投资,首要原因就是这里的产业链上游很完善——天能每天用铅量大概0吨,本地企业华铂、骆驼、天畅等公司刚好能满足十之八九。它那边把废旧铅酸电池的铅提炼出来,我这边立刻能收进去。”
按这位负责人的经验,铅的运输成本普遍在每吨元左右,按天能每日0吨铅的需求计算,每日所需运费即要12万元。而天能落户田营园区后,厂房选址与华铂仅一墙之隔,这距离让运费低到忽略不计,“每天都能省下12万元。”
曹伟介绍,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去年的产值达亿,税收达2.9亿。“过去十年免的税,去年一年就收回补齐了。”
据*府数据,截至今年,光武园区已入驻企业余家,年收购各类废旧塑料万吨,生产再生塑料颗粒及产品万吨、雨鞋万双、化纤20万吨、塑胶管道15万吨。田营园区有动力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相关企业30余家,年可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万吨,年产再生铅万吨,加工蓄电池万千伏安时,分别占全国产能的1/3、1/5。
借助“外脑”推动技术升级
年后,申乾成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企业与本地*府的合作变得密切起来。也是从那时起,他常常在*府会议上听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说法——招商之外,考虑到技术改进、产业升级等目标,当地*府有了广纳贤才的想法。
曹伟举例,年3月,界首市邀请包括清洁生产专家段宁、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刘文清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其他知名专家莅临指导,共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等话题。有余家企业共同参会。
在这次会上,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的段宁院士团队达成了合作。据悉,当年段宁带来的“工艺上的小小的调整”,现今每日为天能集团节省数千元的能源成本。
颍上县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杨杰摄
上海大学博士后徐同乐曾多次到访申乾成的冠泓塑业。徐同乐说,团队曾研发一套智能分筛以及智能再生系统,正式投产后,冠泓的生产成本下降了每吨一千元。去年,团队与冠泓联合申报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大赛,投送的“废旧塑料的智能再生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三等奖。
申乾成则介绍,年后,在市*府及各单位的支持下,他的企业还与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他收获的相当满意的一项技术改进是“废旧塑料的高质化利用”。他形容,通过这项技术改进,企业生产的塑料,“从只能做奥拓,变成了可以做奥迪。”
设立专项资金发展循环经济
在申乾成看来,界首营商环境的改善、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近年来阜阳市的全面*策支持。年,阜阳市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0万元,并提出今后每一年,市财*“都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年,界首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创建地区。年,阜阳市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争取到了财*部等三部委在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重大*策先行先试的支持。
阜阳市发改委产业科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年7月,阜阳市确立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十大特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十五条相关产业链、十五个产业链专班。专班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与副链长,统筹相关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其间遇到的问题则由市直部门直接协调解决。
据阜阳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文件,“链长制度”成立运行不到一年,已谈定包括“废旧锂电池再生综合利用”“年产10万吨再生塑料制品及年产1亿只电瓶壳”等十余个项目,投资少则上亿,多则十亿多元。
企业及项目落地阜阳后,再遇难题,则交给“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来解决。阜阳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工作人员解释,这个启动于今年2月的会商制度,是阜阳市的首创机制,市县同步,每周开两次各行业主题的协商会议,在相关市区领导的组织下,协调人才、土地、财*、环保等行业问题。
颍上县经开区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新制度一下打通了企业和产业解决问题的通道。”阜阳市首太新能源产业园管委会成员张少强说。他的手头正推进一个总投资15.2亿元的循环利用锂电池项目,需申请用地。而产业园所在的太和县土地指标紧缺,若向县里申请调度,“怎么也要等三四个月才有结果。”9月初,他参加了“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在会上即被阜阳市常务副市长胡明文承诺77亩土地指标,不出一周,土地就被批了下来。
“企业需要的时候立马出现,企业不需要的时候远在天边——支持不指导,帮忙不添乱。”曹伟这样形容服务企业的理念。
年,界首市获批省级相对集中行*许可改革试点,将发改委、城建等八部门的审批权力集中到行*审批局统一行使,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阜阳市营商办工作人员介绍,行*审批局设立后,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所需时间,可由原来的天缩短至45天。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伟说,企业项目启动后,土地证、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及生产许可证等六证在10至15天就能办全。
年,企业服务中心在界首市挂牌成立,与行*审批局相似,它将包括税务、经信、科技等十六家涉及企业服务的单位统一入驻、集中办公。
集齐“四新”走向新动能
企业家们也在“用脚投票”。年底,颍上县*府与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亿元的燕龙基新能源日产1.2万吨光伏玻璃项目。项目预计新增日产00吨光伏玻璃材料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亿元。
在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阜阳市成功签下总投资82.2亿元的阜兴科技单晶硅片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为安徽省“双招双引”重点工程、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
阜南县秸秆收集。现已实现全县农作物秸秆98.50%的综合利用率。受访者供图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阜阳市阜南县的秸秆回收利用“三全”模式。当地*府成立以县委、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与上海林海生态技术公司合作落地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PPP项目。由此,阜南县已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秸秆收集体系,使全县年产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得到98.50%的综合利用率,年产值达55亿元。
集齐上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及新模式,阜阳市逐渐打造出了一套极具地方特色的深层次循环生产方式。数据显示,年,阜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3倍;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占全省的比重从年的3.8%上升到年的6.9%,总量位次从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年的全省第5位。此外,全市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4家。
佟兴雪安徽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在阜阳落地企业?
佟兴雪:首先是因为阜阳是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又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重点城市,在光伏新能源产业承接和下一步产业协同上有优势。其次,阜阳的交通条件、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综合条件相对比较有优势。最主要的是,阜阳营商环境方面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市委市*府对发展光伏产业理解深、决心大,产业链发展有长远规划,我们在这里投资落户有信心。
新京报:投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地方*府的实际帮助?
佟兴雪:阜阳市成立了项目专班,有专门的项目协调和督导系统,快速解决我们项目从招商到建设到投产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使我们创造了本行业项目建设的速度纪录。同时,*府对各项支持*策都能及时兑现,确保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京报记者冯雨昕
编辑胡杰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