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北运河角力新发现的周恩来致联总艾格
TUhjnbcbe - 2022/11/7 18:41:00

在上海市档案馆新开放的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中,笔者发现一封周恩来写给时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中国分署署长艾格顿将军(MajorGeneralGlenE.Edgerton)的英文信函,写信地点是南京,时间是年9月9日。该信未收录于《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年谱》及相关传记也无记载,应该是周恩来的一封佚信。此信对于增进了解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在苏北的斗争及其复杂性具有相当价值。现将该信公布,并就其内容作一考释。

一、周恩来为何致信

该信译文如下:

亲爱的艾格顿将军:

我刚接到苏皖边区*府急电,称黄河、淮河、沂河和沭河连日水位大涨。8月24日,高邮和清江两地的码头水位已分别逼至5.5米和8.7米。翌日两地水位更高,竟达5.7米和9.07米,超过年洪灾时的水位。宝应至高邮段的运河堤坝已多处决堤,百姓危在旦夕。在各级组织干部的坚强领导和亲身参与下,军民团结协作,日夜护堤,抢堵决口。因此请您将以上情形转告*府当局,促其转饬江北运河工程局开放沿长江各坝,引上述四河之水入江,以免苏北人民遭受水灾之苦。

相同内容的中文信已于年8月31日写给蒋廷黻博士。

您真诚的周恩来

清末时的清江浦,可见当时运河景象信中可知,由于黄、淮、沂、沭四河暴涨,导致苏皖边区水灾危机日益严重,尤其是苏北运河段水位过高,造成运河堤坝可能大规模溃决,极大地威胁运河沿线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在中共和边区*府的坚强领导下,当地军民正在紧张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周恩来希望艾格顿将军能将上述情况转告国民**府当局,并敦促其下令江北运河工程局开放沿长江各坝,引大水入江,以缓解苏北灾情。同样的内容还写给了时任行*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署长的蒋廷黻。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了同样的目的,周恩来已多次作过类似的努力。

年入夏以后,随着汛期的来临,苏北运河水位增高,7月10日,周恩来接到苏皖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长田丰等人的电报,告知:“沿(运)河堤水势日涨,而归江各坝迄今闭塞未开,江水势必无法泻泄,水灾危机日趋严重。”7月16日,周恩来即以备忘录一件送达国民*行*院,要求开放沿江各坝。其后,又接到苏皖边区*府急电,周恩来即于8月28日将该电转给国民*行*院长宋子文。8月31日,周恩来再次致函宋子文敦促催办,并转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国民**府国防部长陈诚和教育部长蒋梦麟以期引起各方重视。同日,苏皖边区*府主席团因苏北水势万分危急再次急电周恩来,请其向国民**府继续交涉三事:(一)立即开放运河归江各坝,以泄运河之水;(二)停止轰炸运堤;(三)停止用飞机扫射修堤工人。9月2日,周恩来为此第三次致函宋子文,强烈谴责国民**府的破坏行径,再次要求立即开放归江各坝。等到周恩来致信艾格顿将军时,又过去了一周时间,但国民*当局仍置若罔闻,拒不开放归江各坝。

由此可见,年夏秋苏北汛期到来之际,国共双方曾围绕运河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交锋,其背后深层次缘由值得进一步探究。需要追问的是,苏北运河对中共领导下的苏皖边区有何重要价值?国民*当局为何坚持不开放所谓的归江各坝?苏皖边区*府如何应对这一不利局面?

二、苏皖边区*府的运河治理

抗战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作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部署,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新四军华中军区于年10月24日在淮安成立。11月1日,苏皖边区*府在清江市宣告成立,华中东部四解放区(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片。其所辖地域南到长江,北抵陇海铁路,东至黄海,西迄涡河、裕溪口一带。全边区共辖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境内的53个旧县治,共划分为8个行*区,与华中分局下属8个地委相一致,各行*区专员公署直属边区*府领导。

苏皖边区*府旧址边区*府成立后,其施*的一大目标为发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恢复战争期间的消耗及解除灾荒威胁。生产运动能否取得成功,又和兴修水利工程联系紧密,特别是沟通边区南北的苏北运河。八年抗战期间,运河遭受严重水灾,同时堤防失修,水闸破坏严重,航运船只大量损失,已经严重影响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边区*府成立后,负责水利建设的领导部门建设厅随即成立水利局及测量队。年1月,测量队分赴运河各地段测量,以取得必要的数据,并做好预算及施工方案,为日后开工打下基础。是年2月,水利局工程(工务)科长钱正英(按:浙江嘉兴人,年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年起长期从事水利工作,曾任水利电力部部长、水利部部长)在边区*府主办的《民主建设》创刊号上发表《江北运河初步调查》。文章认为:运河不仅是泗、沂、淮等河的宣泄枢纽,且在航运上能供给货物六百余里的廉价运输,还直接控制着盐河的航运,同时运河东岸十余万方里的农田灌溉也仰给于是。就其消极的泛滥影响而言,如中运河决堤,邳、泗、宿等县均遭淹及,若里运河决堤,里下河十县六万二千方里的农田悉变汪洋。因此,修复运河工程,建立水*管理,尽可能减少灾患,是淮北、淮海、盐埠、苏中四个分区生产建设成败的一大关键,是这些地区人民一致的呼声和热望,而尤以对盐埠、苏中的关系最大。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苏北运河对于边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年洪水冲破堤坝,灌入高邮城区通过文章不难看出,运河治理对于苏北地区的防洪尤其具有特殊意义。苏北是典型的“水利社会”,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淮河出海口淤塞,淮水悉注洪泽湖,再由宝应、高邮、邵伯等湖分泄运河,转输入江,然而湖水高于运河,而且运河河床本身因为泥沙壅积也有所抬高,以致高出平地,所以只能依赖运河东西堤岸。同时,沂河流量最大的一支分流也注入中运河。沂河和沭河则常形成交侵之局。年河南郑县黄河因故溃决后,黄水由中牟最终入淮,淮、黄交汇又入洪泽湖,该湖因黄河泥沙沉淀,大部淤平,容量大为减少,又造成运河水量增加。由此可知,运河早已不堪重负。要搞好苏北必先兴修水利,而兴修水利中心在于导淮。但在当时的有限条件下,尚不可能根治淮河水系,因此加固运堤,确保汛期安全就显得至为重要。

黄河洪灾的区域,-钱正英文章中未提及的为何要及时治理运河的另一个缘由是帮助民众渡过灾荒。自年由春入夏以来,苏皖边区遭旱灾,到7月间又遭水灾,7、8月间又遭蝗灾,灾民占全区人口三分之二,进入年又遇春荒。为此,边区*府从组织灾民生产与进行社会救济两方面着手。社会救济所依靠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以工代赈,而大规模的运河修复工程无疑是推行以工代赈的重要平台。正是出于以上原因,边区*府决心尽快启动运河春修工程。就在2月中旬,水利局召开境内运河各汛区修守员会议,整顿恢复了旧河工组织,并规定在职人员一律参加此次运河春修工程。边区*府还发布关于兴修水利的训令,并制颁《苏皖边区兴修水利暂行办法》,使运河春修工程有法可依。建设厅将运河分为三段治理。南段从平桥到邵伯长99公里,属第二行*区。平桥以上到淮阴双金闸(盐河口)为中段,长64公里,属第五行*区。北段从双金闸到邳县,长公里,属第六、七行*区。三段工程于3月至4月之间陆续开工,做到领导有方,明确任务,干群协作,攻坚克难,讲究效率。

年3月23日苏皖边区*府关于颁行《苏皖边区兴修水利暂行办法》的训令在施工过程中,*府行之有效的动员组织工作随处可见。如高邮县界首区定出修好运堤的办法:(1)每个小组配备或培养积极分子,起带头作用;(2)每晚工友小组开会,进行批评与表扬;(3)发动竞赛,奖励成绩好的;(4)上工前进行半小时教育。中段工程开工后,各级*府提出了“要想庄稼好,运堤先修牢”等口号,使群众明白,修运堤就是为自己。工友们说:“以前做工,粮食由保长、乡长领,土方准不准我们不知道,现在由小组长一起算土方,粮食也自己去领,完全是老百姓做主。”北段工程在进行时,干部们将全部工资变换粮食及时供给民夫,同时再三耐心说服教育民夫,使之切实认识到“*府修缮运河,是为人民治理水患”,自觉地订出做工规约,又自觉遵守。

年苏皖边区*府运河北段春修工程处委任方廷坤为宿迁县督工所工程师兼工务股长的委任状运河春修工程的推进速度可谓惊人,到6月8日,即全部完工。总计动员群众近4万人,用费合法币8亿元。共修复残破堤岸处,修筑埽土护岸工程21处,修治闸坝7处,中段并进行拆坝修滩工程,共计用土48万公方。由于以上工程的完成,使得抗战期间为敌伪及国民*部队毁坏而陷于支离破碎的运河堤顿然改观,恢复到抗战前的防水强度。由于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针,使沿河13县的15万灾民(连民夫家属在内)得以安度灾荒。此外,运河水运事业也初步恢复。年4月,边区*府所在地清江城内成立永丰运输公司,拥有拖船4艘、驳船11艘和部分汽车、马车。轮船每日由清江开高邮来回班。不久,因战争而停航的镇江各轮业在清江的代办机构,也相继恢复了营业,但航班不够正常,忽开忽停。7月,清江城还首次召开各轮业公司代表会议,讨论恢复交通正常秩序、沟通物资交流、活跃城乡经济的有关事宜,并宣布成立航业公会。

三、国民*的军事进攻及对苏北运河的态度

苏皖边区的存在和壮大,让国民**府犹如芒刺在背。

因为从*治上而言,苏北离国民*统治的中心区域——南京上海地区,不过一江之隔,中共又着力将苏皖边区打造成“民主*治模范区”,此举无疑会大大增加对国民*府的*治压力。再从军事上而言,以蒋介石的军事战略,他最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北运河角力新发现的周恩来致联总艾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