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界首两湾
泉河两岸大堤如飘逸的黛绿色丝带
舞出了这座城市别样的风采
这里就是
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
年12月25日国家林草局正式验收
成为阜阳市辖内第六座
泉河流域第二座国家湿地公园
原生态、低开发度的湿地环境
如今正吸引着
越多越多人的目光
PATR01
-
一幅生态画,一方梵静土
近日
在代桥镇镇长许成标的带领下
阜小新来到两湾国家湿地公园
体验了置身大自然的
生态之旅
蓝天白云绿满两岸
小船像穿行在自然的水墨画中
河水清澈鱼逐浪花
野鸭三五成群见人便爱扎几个猛子
时而白鹭掠过水面
如同绿色百褶裙上滚动的珍珠
湿地的景色也
随之灵动起来
-许成标说-
所谓“两湾”,指的是南季湾、马湾、泉河,两湾一河。
两湾湿地沿泉河代桥段分布,湿地河流总长13.6公里,包括泉河主河道、老泉河马湾段、季湾段。
主要由泉河河道、马湾、南季湾、九龙口和蒋杨沟五部分低洼地、滩涂地和沟渠组成,面积.34公顷,湿地率63.41%。湿地环境多年来保持原貌,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
统计资料显示
这里现有野生动物51科种
其中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
省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
湿地水生植物资源丰富
共40科86属95种
其中
国家II级重点野生植物2种
PATR02
一心做保护,一直在行动
此次到访
阜小新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
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年两湾湿地
列入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以来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
成了这里不变的铁律
-九龙口-
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功能区
在九龙口,孔沟、燕沟、褚王沟
汇集的地方形似九龙治水
这里是湿地公园的
生态保育功能区
过去这里属于耕地
地势低洼,收成没保障
通过退耕还湿
种上芦竹、蒲苇、香蒲、水葱、芦苇、荷花
等喜水花草
又种了多株水杉、枫杨、垂柳
等水生树种
才有了如今一眼望不尽的翠绿
空气中弥漫着
水汽、芦苇、水草、腐叶和鸟粪
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除了风声蛙声外,旷野里十分安静
(两湾湿地界碑)
-保护湿地生态-
规章制度与村规民约并行
保护湿地生态
界首市和代桥镇下足了功夫
年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开建以来
当地出台了禁止养殖、捕捞等
多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
全力保障湿地自然生态原貌
8年来,两湾湿地退耕还湿多亩,恢复种植乔木、灌木、草本及挺水、浮叶植被5.万平方米,栽植芦苇芦竹多亩;取缔网箱养鱼个,关停小型养殖场5座,改厕个,取缔沿线堆场5处。
其间,相继实施了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推广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致力于保障两湾湿地生态环境和水质质量。
此外,还成立了湿地公园管委会,监督执行湿地保护区内禁止捕鱼捕鸟各项规定。湿地保护区实行分片网格化巡护,10名巡护队员常态化巡查,覆盖湿地公园范围内3个村10个自然村。
PATR03
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湾湿地的开发
定位是构建泉河生态安全廊道
打造皖北河流湿地资源保护
和合理利用样板区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这些年一直坚守
生态优先、低度开发原则
并兼顾改善当地民生
(湿地公园娱乐设施)
许成标介绍,多年来
当地百姓为湿地公园建设作出了贡献
*委*府一直牵挂于心
努力改善两湾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南季湾道路建设为例
南季湾过去只有一条年修的水泥路
宽度3米,其他多是砂礓路
去年,利用农村公益事业财*奖补项目
新建了4条水泥路,全长米
今年
通过从泉河下穿管道
又为南季湾接通了自来水
协调电信公司架设了跨越泉河的宽带
村民生活品质得到大大改善
(南季湾村民)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指导下
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
不仅会给越来越多人带来
凉风美景好心情
也必然造福一方百姓
PATR04
孤岛还是原来的模样
两湾湿地公园是在
泉河马湾与南季湾基础上建设而成
因泉河河道曲折
加上两湾一带地势平坦
不利于泄洪、航运和居民出行
年,当地*府在
泉河马湾段实施裁弯取直工程
年,在泉河季湾段
实施裁弯取直工程
由此,形成了
马湾、南季湾两座孤岛
“咱们到南季湾看看。”
南季湾,位于两湾湿地东南角,现有户、多口人。这个人杰地灵的小村庄,走出了39名大学生。
居住在这里的李美灵,今年76岁了,她的农家小院位于村庄北头,三间平房,红砖墁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从满头青丝的新娘到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她在南季湾生活了56年,现在住在二儿子的家,建于年,房顶椽子上还是芦苇扎成的篱笆。
十多年前,二儿子在阜阳买房,她却故土难离。“你咋不愿搬走呢?”“南季湾四面环水,环境好,我在这儿住惯了。”李美灵说。
按照两湾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南季湾属于合理利用区
拟建设湿地生态旅游、互动体验等项目
鉴于当地居民
故土难离、不愿迁居的现实
*府决定尊重民意,顺其自然
暂不实施有关项目建设
PATR05
两湾还有你不知道的往事
你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看湿地风景,听船家“老七”张恒起讲你不知道两湾往事:
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曾祖父、祖父和当地居民一起,从这里帮助刘邓大军顺利渡过泉河;
扎扒集的地名,来自南宋时刘锜的军队在此英勇抗金;
明朝时,田庄出了个田御史,他的母亲被封为“孺人”……
-刘邓大军渡泉河-
①
军民一条心
年8月13日,刘邓大军一部抵达界首境内,驻扎在扎扒集一带,决定在扎扒集渡口架设一座浮桥。为支援前方、保证部队尽快隐蔽过河,当地群众有人出人,有物出物,军民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在渡口河道中打下两行数百根大木桩,然后在水中放上大车,用绳索固定连接在一起,铺上木板、高粱秆等,建成了一座坚固浮桥。
浮桥搭好后,人员、器械、粮秣等辎重连续过了七天七夜。相传刘伯承司令员的军用吉普也从扎扒集渡口过河,不慎滑进了河里,当地人民牵来6头健壮的黄牛,才把军车拉了上来。
-扎扒集的由来-
②
一场抗金战争
扎扒集是个因河运而兴起的集市。相传南宋时期,首领刘锜带领宋军与金兀术军队在北方激战后,撤到泉河扎扒集一带。时值冬末春初,水量很小。刘锜让将士们在泉河一较窄河段筑造拦水河坝,蓄水积容。当金兵追来时,看到河干水浅,便下令过河。刘锜一声令下,扒坝、决堤、放水。河水倾泻而下,把金军冲得人仰马翻。刘锜的军队趁势出击,打赢了这场战役。或许是由于先打坝子后来又扒坝子的缘故,后人称这里为“打坝集”,后演化成“扎扒集”。
由于历史上此地是渡口,后来扎扒集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只有两条不长的小街,几乎没留下什么古迹。
-泉河北岸看河楼-
③
裴家的花园
泉河扎扒集渡口,原名裴家埠口。相传裴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在泉河渡口旁建造了花园,盖有几层高楼,人称看河楼。坐在高楼上,既能看见花园里争艳的百花、田野里生长的庄稼,又能看到泉河里来往的船只。
从看河楼上俯瞰南侧泉河,两座河心岛上的树木浮在河面上,像两条风雨飘摇的渡船,“双舟看河楼”的景致便由此而来。
-田御史和他的母亲-
④
明朝的治水故事
扎扒集田庄,是明朝崇祯年间田御史的故里。田御史名叫田用坤,官职是行人司(明代掌传旨、册封等事的机构)行人。由于先前泉河河道弯曲、水患较多,田御史受命回乡巡视水患治理,其母亲积极带领当地乡亲治理水患,事迹被崇祯皇帝得知,御封田御史母亲为“孺人”,圣旨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
了解了这些故事
你是不是对两湾湿地公园很好奇
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夏日的湿地绿意正浓
美得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