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年以来,安徽省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三次产业协同并进,为高质量发展激活新动能,打牢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安徽叉车集团工人在合力叉车智能化整车装配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
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每天早晨,望江县高士镇洗粉村村民檀国宏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蔬菜大棚的情况。
“手机能随时看到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还能用手机遥控浇水。”檀国宏所说的手机应用程序,是当地农业产业园搭建的智慧农业平台,利用智能传感技术,能实时监测大棚内果蔬情况,自动分析识别大棚内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
这几年,当地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年,檀国宏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回乡创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现代农业发展中。目前,园区建有新型日光连体温室大棚7座,占地余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带动了60多个农户增收。
安徽是农业大省,产业化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必由之路。当前实施的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就是要抓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记者了解到,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总面积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4%。
通过高质量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我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并列全国第2位,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推进制造强省,提质扩量增效
在位于池州市高新区的起帆电缆有限公司橡套车间内,成缆区米的流水线上,5条颜色不同的内芯被缓缓吸入成缆机,不一会儿,一条长长的白色电缆在另一头成型,随着流水线卷入收线盘中,而整个生产线上除了自动化设备外,只有寥寥几名操作人员。
在池州,这样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构成当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八大新兴产业。到年,池州还要培育形成新材料亿元级产业集群和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3个以上亿元级产业集群,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强省之基。二产发展好不好,关键看制造业。
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再到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近年来,安徽高擎制造强省大旗,奋力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目前,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国民经济行业的40个大类行业,14个大类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进入全国十强之列,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多个产业有着较好基础。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7.4%。
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夯实制造业根基,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做大制造业总体规模。年,我省提出全面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将围绕“新兴优势、基础支柱、未来先导”三大产业领域,聚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10个千亿级产业,形成优势凸显、基础稳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探索改革创新,向亩均要效益
近日,随着首笔“亩均英雄贷”发放到位,马鞍山市宁博一体化高新区产业园建设开始“腾笼换鸟”、优化配置。
宁博一体化高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是我省首个“亩均英雄贷”项目。创新设立“亩均英雄贷”金融产品,源于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方面探索。
对于工业占经济总量41.5%的马鞍山来说,产业结构重,污染排放大,资源环境约束与粗放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年底,马鞍山市在学习借鉴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亩均论英雄”的改革实践。
目前,马鞍山市已完成三轮评价工作,年起实现了工业企业全覆盖,并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结果运用体系。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年的12.59万元提升为年的14.75万元,增长17%。
“亩均论英雄”改革,简单来说就是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早在几年前,浙江率先将“亩均论英雄”运用到工业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安徽对标对表,十分重视对“亩均论英雄”的改革探索。年10月,我省提出要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走出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的新路子。
目前,“亩均论英雄”改革在马鞍山、宣城等地不断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亩均效益评价不再由规模指标简单判定,而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强化亩均产出与效益,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突出县域特色,产业优化布局
“进来一只旧电池,出去一只新电池。”在界首市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动力电池的循环生产已成为现实。
据了解,田营科技园年回收加工废旧蓄电池万吨,加工再生铅30万吨、蓄电池极板万套、电池万只,已经形成废旧电瓶回收、冶炼、精深加工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其年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亿元,也是年我省6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年,安徽聚焦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加快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产业基地梯队建设和优化布局,助力全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6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1.7%,已培育形成21个百亿级集群(基地)。
去年,全省集群(基地)累计新增规上(限上)企业家。在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在持续增强。据统计,全省集群(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家,同比增加家。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加强分类施策,推动实施“一县一策”,积极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协同配合中心城市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优势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力争到年建成10个以上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