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发布年度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考核结果,界首市、太和县分别跻身制造业“十强县”第五位、第六位,“十快县”第四位、第六位。国庆节前,由60余人组成的滁州市**代表团还专门赴两地考察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无资源禀赋的界首市“无中生有”打造了“城市矿山”,凭借再生资源等产业优势重返全省十强;以商促工的太和县,将医药产业打造为全县全市的支柱产业、全省的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两地工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十三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提质增速的生动缩影。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竞争强。工业始终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十三五”以来,尤其近两年来,我市保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市战略定力不动摇,积极抢抓“长三角、高铁市”发展机遇,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
工业要发展,企业是基础。阜阳市通过*策引导、资金奖补等一系列举措,调动办企业的积极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5年来,阜阳市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名列前矛,其中有4年排第一位。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十一五”末的家,增长到家,总量居全省第二。今年,我市分两批遴选了63家企业纳入工业企业“”龙头培育工程,采取“一企一策”精心培育,3到5年内,我市将出现一批上10亿元、30亿元、50亿元、80亿元、亿元台阶的骨干龙头企业。
产业兴,则工业强。阜阳市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等,着力打造“”产业格局。界首再生资源、太和现代医药、临泉机械电子、颍东食品工业、颍州新材料、阜合园区汽车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挺起了阜阳工业经济的“脊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从*策和资金等多方面扶持,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十三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2%,高于全省1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7%,高于全省8.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让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比全省高出2.0个百分点。”市经信局相关人士表示,从昔日的落后,到如今的“并跑”甚至是“领跑”,阜阳工业跑出了“加速度”。
阜阳市经信局相关同志表示,当前,阜阳正处于加速崛起、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四大优势”日益明显,高铁全覆盖的效应更加突显,加快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为阜阳工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阜阳市将坚持聚焦产业兴城、工业强市,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推深做实工业等六大重点项目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格局,尤其是要扎实推进工业企业“”龙头培育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持续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阜阳日报记者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