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秦时明月汉时砖阜阳新阳城,是座什么城
TUhjnbcbe - 2023/8/31 20:24:00

姨娘城、金头玉葬、四门八古堆……提起新阳城,界首当地人总能说出不少关于它的传说。

事实上,作为省级文保单位,新阳城遗址,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此间出土的大量文物,印证着古城在*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辉煌过往。

近日,阜阳“*能量”工作室记者打卡界首新阳城遗址,细细领略这座古城的千年风韵。

古城遗址今犹在

从界首市区出发,沿界郸公路向北行驶约17公里,就到了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园。

继续行进至大刘寨行*村,可发现一块毗邻界郸公路的长方形台地。这里,就是新阳城遗址所在地——界首市光武镇大刘寨村尹城子自然庄。

新阳城遗址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占地面积约亩,略高于四周。

如今,已是耕地一片。

遗址与界郸公路隔着一条光芦河(光武—芦村),有东西方向的水泥路与公路相通。

临近春分,麦苗疯长。省级文保单位的石碑,静立在水泥路与东城墙的交叉口,一条土路向南延伸。

年,新阳城遗址被列入县级文保单位,年5月列入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遗址本体和城墙四周边缘外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都被纳入保护范围。

“遗址这块台地下,都是青砖青瓦。”尹朝宇曾在大刘寨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多年,现已退休。

据尹朝宇介绍,以前大雨过后,地里还能捡到阴游(蚁鼻钱、*脸钱)。“后来文物普查时都上交到文物部门。这些年,村里设有文物保护协管员,不允许任何人在地里盗掘文物。”

时光流转两千年

阜阳“*能量”工作室记者沿着土路信步向南,不时可见散落于泥土里的碎陶片。

零星的春雨飘落在麦田,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往事。一路上,同行的界首市*协委员柴进,说起新阳城遗址的历史。

新阳城,春秋时期属于蔡国,时称“莘邑”。《左传·庄公十年》中,“荆败蔡师于莘”的“莘”就是这个地方。据《史记》《汉书》记载,新阳城自战国时期建莘城始,至西晋废时止,先后共经历了秦、汉、三国各个朝代,共计年。

“新阳城从建城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历史。”柴进说,秦朝实行郡县制,置新阳县。《史记·陈涉世家》有“陈涉为其御庄贾所杀,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兵于新阳,杀庄贾,复以为张楚”的记载。说明秦末,新阳城有驻军。

“清末宣统年间,这里出土过一块石碑,刻有‘汉信阳冯异’篆书,同时出土的铜箭簇也有‘冯异’二字。”柴进认为,光武镇留下了很多与刘秀有关的民间传说,东汉开国名将冯异转战此地,由此可知这些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界首新阳城遗址出土的文物。

新中国成立前后,新阳城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古钱币就有蚁鼻钱、布币、汉半两、汉五铢、王莽布泉等。此外,这里还发现了炼铜铸铁的冶炼残渣、鹿角化石,以及青铜器皿、饰彩陶器、汉砖、筒瓦、汉石磨等。

年1月,尹城子村民在一个出土的陶罐中发现王莽“大泉五十”钱母范一件,铜质、绿釉包浆、长宽各7.1厘米、呈八角形盘状,保存完整。

界首新阳城遗址出土的“大泉五十”钱母范。

“界首市博物馆建馆较晚,条件相对有限,新阳城遗址早期出土的文物,包括‘大泉五十’钱母范,现都存放于阜阳市博物馆。”界首市博物馆馆长赵冰说,从出土的这些文物里,亦可窥见新阳城的辉煌过往。

新阳城又叫“姨娘城”?

相传,新阳城又叫“姨娘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姨娘”死后,每座城门抬出两口棺材,墓葬形成了八个古堆。

“姨娘城”的传说从何而来?又有哪些故事?阜阳“*能量”工作室记者找到了在光武镇工作的徐良。这些年,他一直在整理新阳城的传说。

“听老年人说,新阳城内住着国君的姨娘。国君叮嘱她,若有危险,可点烽烟为号。”据徐良讲述,有一天,这位姨娘想念外甥,就点燃了烽火。国君见状立即发兵救援,结果发现自己被戏耍,虚惊一场。

不久,叛军当真围攻新阳城,姨娘赶紧命人点燃烽火。国君看到后,误以为又是姨娘在开玩笑,并没有及时发兵营救。

新阳城因此被攻陷,姨娘被杀,头颅也被叛军掳走。国君得知后,便给姨娘镶了个黄金头颅,并赐大量陪葬品。“金头玉葬”由此而来。

“为防止有人盗墓,国君下令从新阳城的四个城门同时抬出八口棺材,并在城四周建起八座墓。这便有了‘四门八古堆’的传说。”徐良说,新阳城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姨娘城”的传说,应是这座城池数次浩劫中的一次。

明初移民六百年

“姨娘城”的传说众说纷纭。但在光武镇一带确实保存着八座古墓:于古堆、刘古堆、黄古堆和丁古堆。它们双座并立、东西横向。

从卫星地图看:于古堆、刘古堆和黄古堆分别位于光武镇西北、北1至4公里,年列入县级文保单位。丁古堆在新阳城遗址东5公里处,今属太和县。

据考证,这些古堆都是汉代墓葬。其中,于古堆曾出土跪式泥俑。

刘古堆与新阳城遗址同属大刘寨村。离开新阳城遗址,在大刘寨村*总支书记刘冰冰指引下,阜阳“*能量”工作室记者来到大刘寨村刘寨自然庄,找到了刘古堆。

“我们家祖上从明初迁到这里,至今已有年。刘家的祖坟就在刘古堆南面。‘刘古堆’名称的由来,和我们家族有关。”一路上,刘冰冰介绍起刘氏家族的历史。

洪武十三年(年),刘福同、刘福忠兄弟从山东枣林庄移民到界首,分住大刘寨(今大刘寨行*村)、水刘寨(今太和县皮条孙镇境内)。为教育后代永世团结,兄弟俩临终遗言:易地葬埋。

“太和《刘氏族谱》写得很清楚,我们大刘寨人的祖先刘福同葬在水刘寨,皮条村镇刘氏家族的祖先刘福忠葬在大刘寨刘古堆前。”刘彬彬说。

踱步于刘古堆前,只见,当年高大的土丘如今只有六七米高,直径也不过二十来米。两座圆形土堆荒草丛生,在一片麦田中显得无限苍凉。

“东边这个古堆,在几十年前被群众取土挖成了鱼塘。去年,沟河塘治理,拉了多车土,又堆了起来。”刘彬彬说。

出品|阜阳“*能量”工作室

文字|记者尚原野通讯员张清林曹华丽

图片丨穆可亮

编辑|杨飏

审核|余英国王珊

监制|张洪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时明月汉时砖阜阳新阳城,是座什么城